春天的風,是自信的。在冬天的末尾,天氣比較寒冷,農夫不想出門,小鳥懶得唱歌。既然寒冷來臨,溫暖就不會遠。春天自信的風,是勤奮的戰士,即使溫度很低,依然兢兢業業,隨時隨地都是,緊緊握著鞭子,全力驅趕寒意。隨著溫暖光臨,布谷開始演奏,村民開始耕種,四處忙忙碌碌。
春天的風,是愜意的。孟郊是唐代詩人,兩次考進士落第,46歲再次考進士,終于意外的及第,物質生活的困頓,思想領域的局促,即將是過眼煙云。根據唐朝的制度,在秋季報考進士,于次年春天發榜。公布喜訊的時候,長安城鮮花綻放。考試金榜題名后,孟郊騎馬去看花,心靈深處的喜悅,化成小詩《登科后》:“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p>
春天的風,是公平的。無論山頂,還是谷底,春風徐來,都要吹到,小草破土,樹枝發芽。在律詩《緣識》中,北宋第二個皇帝趙光義說:“春風綠野遍天地,枯配漸隨紅日麗。世界包含雨露新,東郊舒暢芳菲媚。煙波柳嫩搖拂水,時遷蕩飏情已矣。不言往昔與今來,海岳高深千萬里。”
春天的風,是艷麗的。在《浣溪沙》里,北宋詞人賀鑄說:“夢想西池輦路邊。玉鞍驕馬小輜軿。春風十里斗嬋娟。臨水登山漂泊地,落花中酒寂廖天。個般情味已三年。”在《菩薩蠻》中,宋代詩人、詞人呂本中寫道:“高樓只在斜陽里。春風淡蕩人聲喜。攜客不嫌頻。使君如酒醇。花光人不會。月色須君醉。月色與花光。共成今夜長。”
春天的風,是溫暖的。南宋詩人志南,從寺廟里出來,坐著帶篷小船,來到古樹陰下,把船拴在樹上,戴著稻谷草帽,拄著藜木拐杖,慢慢騰騰過橋,從西邊到東面,欣賞村莊美景。細雨伴著杏花,飄到他的身上,沒有打濕衣裳;微風拂過楊柳,吹到他的臉上,沒有絲毫寒意。轉身回到船上,志南放下拐杖,隨即欣然命筆,寫出精美《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p>
春天的風,是溫和的。在《贈蕭煉師公弼》里,宋朝詩人董嗣杲說:“吾家阿京愛公弼,吾家澤兄敬公弼。半生夢與公弼游,豈意相逢在今日。春風和氣見眉宇,玉壺冰鑒藏胸臆。人間萬事君自知,未必君材人盡識。蘇門水木無纖埃,聞君家近公和臺。仙家近日多官府,黃帽青鞋歸去來。”
春天的風,是清香的。在絕句《云巖洞》里,宋代詩人陳巖說:“卷曲山阿路窈深,春風隨地散幽芬。洞中仙客誰為伴,去去來來自在云。”在《代陳季若上張帥》中,宋朝學者林光朝寫道:“欲將玉律播平康,長見單于拜未央。相國正須如治郡,春風隨處有甘棠?!?/p>
春天的風,是繁忙的。在絕句《過信州》里,元代畫家高克恭說:“二千里地佳山水,無數海棠官道傍。風送落紅攙馬過,春風更比路人忙。”在《出游郊外七絕》中,南宋文人王炎寫道:“快馬駸駸穿野徑,春風處處見山花。不須舉首看回雁,家在南頭天一涯?!?/p>
春天的風,是強大的。在清代詩人、散文家袁枚看來,春風就像尊貴客人,只要到達的地方,立刻就會繁華起來。春風到來的時候,能夠融化很多山坡的積雪,春風吹過的位置,可以留下不計其數的花香。在絕句《上元上亭》里,北宋時期名醫劉翰說:“靖康詔令文章種,桐邑公侯國老家。種得人間桃李滿,春風無地不開花。”
春天的風,值得學習。春天勤奮的風,是行動的楷模。在漫長歲月中,要像春天的風,無論任何時候,都要信心百倍,徹底消除寒意,隨即帶來溫馨,野外山花爛漫,林間小鳥啁啾,河流變得清澈,原野變得碧綠,生活更加美好,人生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