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濃了,山寒水瘦。各種植物該凋謝的凋謝,該憔悴的憔悴,該豐滿的豐滿,該招搖的招搖,該收獲的收獲,各自詮釋自己與眾不同的人生。
我形單影只,低垂著頭,獨自在曠野里行走。
一大片狗尾巴草在面前鋪陳開去。不管肥碩健壯的狗尾巴草,還是纖細柔弱的狗尾巴草,無一例外地謙卑地低垂著頭。它們只是狗尾巴草,平凡卑微,毫不起眼,它們有千萬個低頭的理由。風兒輕拂,想伸手撫慰它們,它們更膽怯地往后退縮,頭垂得更低,快要低到塵埃里。
大片大片的金黃谷子,沉甸甸的谷穗也低著頭,默然不語。一只一只蚱蜢把垂成彎弓的谷穗當成秋千,從一棵谷穗上蕩到另一棵谷穗上。谷穗受到驚嚇,膽戰心驚地晃動著,卻不敢抬頭看一眼肇事者。
一棵棵向日葵,整齊地排隊站立著。它們早已褪去了青澀, 不再揚著燦爛的笑顏,無所顧忌地追逐太陽。它們艱難地托舉著沉重的果盤,不堪重負地把頭深深地垂下來。秋風明白,它們終于知曉了人生的艱辛,有了成熟的韻味。
蘆葦蕩里所有的蘆葦都高舉著蘆花。它們的葉片太過細長,只能折中地低垂下頭,雖然葉片上的鋸齒仍鋒利。蘆花輕如柔云,淡雅素潔,卻也瀟灑不羈。它們擁有自由的靈魂,只隨著風的方向揚起旗幟,卻任狂風肆虐也不彎折。
我低著頭,看著低著頭的它們,腦海里浮現“低頭”這個詞。
2000多年前,蘇格拉底說天與地的距離只有三尺,所以人們要學會低頭。越王勾踐低下高貴的頭顱,在受盡屈辱臥薪嘗膽之后,終得吞吳。大將韓信低下了勇敢的頭,在市井百姓的譏諷聲中,忍受胯下之辱,終究在戰場上一灑豪情,開創了盛極一時的大漢王朝。少年玄燁低下了弱小的頭,在奸臣的呼風喚雨里歷練與成長,最后扳倒鰲拜,開創了鐘鳴鼎食的康乾盛世。司馬遷低下了睿智的頭,茍且偷生,只為成就一部偉大的《史記》。
低頭不是懦弱,不是退縮,不是妥協。低頭只是暫時的退讓,是巧妙的迂回,是為全新的崛起。在低頭的那一刻,就埋下了抬頭的引線,頭埋得越低,重新抬起則會揚得更高。
谷穗的低頭,向日葵的低頭,狗尾巴草的低頭,是因為成熟。飽滿的種子讓它懂得了謙卑,學會了感恩,所以才會低下頭,一邊叩謝大地,一邊等待圓滿。
低頭,是一種境界。低頭,是一種修為。只有空空如也的稗子,才會顯得招搖,始終高昂著頭。
人性的固執會讓人很難學會低頭。低頭比怒發沖冠更需要勇氣。西楚霸王項羽不懂得低頭,破釜沉舟后,不肯過江東,只能自刎在烏江。低頭,也是一種智慧。低頭,也是一種豁達。低頭是為了出頭。虛心竹有低頭葉,傲骨梅無仰面花。如果懂得隱忍,懂得回避,也許項羽能卷土重來。
最喜歡徐志摩的“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普通的字眼,平淡的詞語,卻把這一低頭描摹得風情萬種,讓人遐思。王國維的《虞美人·弄梅騎竹嬉游日》里說:“記取那回花下一低頭。”將一個女子羞澀嬌癡的神態、種種憐愛與愛戀全部囊括其間。低頭會低出一種絕美,低頭會低出一種風情。
我看著那些低頭不語的植物,低頭沉思。正是它們低頭不說一句,才得以在這曠野上千秋萬代繼續。它們就是寬容的仁者,它們就是睿智的智者,它們就是出塵的仙人。也許,它們就是我們人類要學習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