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鄉的秋雨,總顯得有些多愁善感,蒙蒙雨霧中散發著詩的幽韻,縹縹緲緲,柔情似水。
斜風細雨,飄打著我的窗欞,似那琵琶女纖纖的手指,撥動著琴弦,輕彈著江南水調的柔和之曲。縷縷雨絲掠過窗臺上的花兒,留下殘紅點點的吻跡。
花兒,是有靈性的,每一片花瓣里,都棲息著一個恬淡的靈魂;雨兒,是有溫度的,每一滴雨珠里,都珍藏著一段動人的故事。
多想,搖一葉烏篷船,撐一把油紙傘,帶著一份恬淡的心情,讀江南的秋雨,細品其中的雨韻,追隨文人墨客所留下的足跡與詩情。
枕一襲雨聲入夢,心會發出一陣陣柔軟的疼,我仿佛看見油紙傘下,你那漸行漸遠的身影。輕輕伸出手,接過一捧雨滴,指間溢流滑落的是昨日的溫情。
這雨,在瓦礫上翩躚起舞,如大珠小珠落玉盤;這雨,落在葉片上吟詠嘆息,滴滴答答,叩擊心靈。
我不知,這是悲悲喜喜中一個人的地老天荒?還是柔柔軟軟夢醒后的悵然若失?滴滴答答的雨聲,直把前塵后世的過往,串成了濕漉漉的一行行詩句。
沿著唐詩宋詞里的韻腳,追尋著纏綿的“梧桐更兼細雨”;舉杯與李白對酒相談;低眉與陸游長嘆世態的炎涼與飄忽不定;凝目與辛棄疾暢說著大漠上的豪情;挽手與蘇軾一起閑談著山川靈秀;揮淚與李清照輕聲低語著人生的遭際……
盡管不能像古人那樣,把內心的述說進行詩化,但那一份感慨、那一縷的細膩,那一腔的激情,卻能把我已快凝固了的心事悄悄消融。
把起伏的心情匯入雨里,再把蒙蒙的細雨融入詩中,秋雨繚繞,水天一色,潤澤清冷,晚風盈盈。此刻,萬物都化作了無聲,消隱在了水天一色里。絲雨飛花,淚眼迷離,心中固結著的浮沉悲喜,都在沙沙的雨聲中,化于無形之間,遁入不思之境。
雨絲,將人的情思扯動;雨聲,也最易叩響感情的門環。在淅淅瀝瀝的秋雨里,我聽見了遲暮美人的“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的幽怨;我感受到了多情詩人“霜落荊門江樹空,布帆無恙掛秋風”的遐想;我體會到了在外游子“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的思念;我還隱隱約約聽到了林黛玉的“秋窗已覺秋不盡,哪堪秋雨助凄涼”嘆息。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
今晚,聽雨讀詩的感受大不一樣了,少年情懷的敏感與細膩,在飽嘗了人生風霜之后,早已丟失了當年的純真。少年是以歡愉心情聽雨讀詩的;壯年是以慨然心情聽雨讀詩的,如今,那種心情早已被風和雨不知吹到了哪里?
雨聲所敲打的除去歲月的回響外,還有昔日的難忘惆悵和欲語還休。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地看透了世事的紛雜,看淡了世事的悲涼,滴滴答答的雨敲打窗欞,也敲去了紅塵中的浮躁,將我心中積郁的陰霾掃滌干凈。
“涼冷三秋夜,安閑一老翁。臥遲燈滅后,睡美雨聲中。”白居易的這首詩重重的敲擊著我的心。已有涼意的秋夜,又一個安閑老翁的我,吹燈后遲遲躺下,在秋雨聲中漸漸入眠。
秋雨如詩,醉了我心。原來這雨絲就像是情絲,滴滴答答落在了柔情里,撩撥了一腔的思緒,淋濕了我風干己久的詩句。
秋雨,氤氳如詩,繾綣如詞,潑墨如畫,美不方物,似風,似霧,又似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