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jié)自己的心情。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
片段式作文 1
現(xiàn)在,小學生的片段作文寫作情況讓人擔憂。片段作文教學的此種尷尬境地值得引起廣大小學語文教師的關注,同時,在教學中努力去試驗和歸納,通過對寫作材料的積累、寫作的方式等不斷完善現(xiàn)用的片段作文教學形式,從而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興趣和信心,為小學生寫整篇的作文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
小學 片段作文 優(yōu)化
現(xiàn)在小學的片段作文教學大多數(shù)情況下的訓練目標都不夠明確,教師也是差不多地打個優(yōu)秀或者良好,幾乎都不對文章進行點評,所以學生根本不清楚自己的文章寫得是好還是壞,長此以往,學生就逐漸形成了敷衍了事的寫作習慣。個人覺得現(xiàn)在的小學片段作文教學一定要進行完善,發(fā)揮其原有的影響和作用。所以,在指導小學生的片段作文寫作時教師可以進行下面這些嘗試。
一、積累閱讀材料,為片段作文的寫作打下基礎
只要談到片段作文,許多教師就會抱怨學生不喜歡讀書,更沒有時間去讀書,腦袋里沒有太多的素材,這充分體現(xiàn)了現(xiàn)在的小學生素材積累不夠豐富的狀況。
然而,在進行片段作文的寫作時,教師應該怎樣指導學生來積累寫作材料呢?個人覺得關注“三個結合”可以科學地杜絕閱讀積累流于形式。
1.“規(guī)定項目”和“自選項目”相結合。“規(guī)定項目”指的是學生根據(jù)教師布置的任務來閱讀有關的書籍,摘抄有關的片段,規(guī)定交作業(yè)的日期,進行定期的檢查。它一般是應片段作文寫作的要求展開的積累行動,針對性比較強。“自選項目”指的是學生在閱讀時根據(jù)自己的喜惡、感受等來摘抄有關的片段,可以和同學之間進行溝通,也可以要教師給出意見,其主觀性比較強。也可以認為“規(guī)定項目”和“自選項目”是相得益彰、互利互惠的。
2.教師評價和學生評價相結合。要是只要求學生去摘抄卻不對其所摘抄的內容進行點評,那么這些閱讀積累還是會流于形式,對于學生來講就只是一份抄寫的任務。所以,教師要及時對學生的摘抄做出點評,同時,對優(yōu)秀的摘抄要給予鼓勵和表揚,要學生知道什么樣的摘抄是合格的,什么樣的摘抄是有效的;除此之外,對優(yōu)秀的閱讀素材在班上進行宣讀,豐富學生積累寫作材料的經驗。知道什么樣的是好的,知道為什么好,那么積累就會變得有規(guī)律了,素材的質量也就會有所提高了,同時,學生積累素材的積極性也會越來越高。
二、變換訓練形式,激發(fā)農村學生的寫作興趣
片段作文字數(shù)較少、涉及面比較窄,表面上可以進行簡單操作,但是,很能體現(xiàn)出一個小學教師具有的教學能力和智慧。
1.課堂生成法。參考學習是一種比較基礎的學習方法,具有很強的目的性,而且效果比較明顯,同時模仿還是小學生的本性。所以個人覺的“課堂生成法”重點是依托課堂所包含的優(yōu)美片段形成片段作文的寫作手法,參考是最重要的,訓練的方向是從形似到神似。
課上時間是訓練片段作文的主要時間,其重點教學目標是課本,但是課本中的文章是一座座豐富的寶藏,獨具匠心的語言、新穎的行文布局與多姿多彩的內容等全部是學生學習參觀的模板。作為一名小學教師,要有目的地去指引學生進行參考、借鑒。
2.五詞成段法。望文生義,指的就是提出來五個詞語,經過設想,擴展到一個片段的寫作方法。這個手法能夠充分豐富學生的生活與閱讀積累,讓學生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和聯(lián)想力。對于學生來講,這種方法不僅僅需要他們正確掌握給出的這五個詞語,還要經過設想與想象拓展出一個正確優(yōu)美的作文片段,毫無疑問這是一個挑戰(zhàn)性極大的任務,學生的積極性一定非常高。
五詞成段法是不是有用,重點是怎樣選取這五個詞語,也就是說所選取的這五個詞語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了片段作文寫作的成敗。然而,要怎樣選取這五個詞語呢?比如“炎夏、河邊、少不更事、活潑、笑聲”這幾個詞語中,“炎夏”這個詞是有時間限制的,“河邊”這個詞則是限制地點的,“少不更事”這個詞重點是要大部分的學生理解并掌握這個詞語,除此之外,“活潑”和“笑聲”這兩個詞語一起限定主人公和故事的環(huán)境。當然,這是語文教師設定的對象,因為學生考慮的方向不一樣,發(fā)生和設定不一樣的狀況也是可以接受的。
3.預設情境法。小學教師常常反應學生缺少生活經驗、缺少情感體驗,沒有辦法寫出富有實際氣息的文章。事實上并不是這樣的,學生并不是缺乏生活,只是缺乏細致的觀察與領悟的能力。所以在片段作文的寫作演練中,指引學生去體會生活、觀察生活就變得特別關鍵。
預設情境法最關鍵的目的是指引學生怎樣去觀察生活,體會生活。在包含教師素材的文章中,全是如出一轍兢兢業(yè)業(yè)、鞠躬盡瘁的素材,“虛假”是學生作文的通病。對于此種狀況,個人覺得應該正確地去引導學生學會觀察。
三、結束語
片段作文的教學對處在基礎性語言表達能力學習時期的小學生來講,具有真真切切的可操作性價值。完善現(xiàn)在的片段作文教學,可以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要學生們有話可講,有內容可寫,進而達到要學生們從心底喜歡上寫作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周麗亞。論片段作文教學的優(yōu)化[J].語文教學通訊,2012(12)
【2】余候英。怎樣進行作文片段教學[J].教學論壇,2011(08)
片段式作文范文 2
電腦操作基礎
第十五節(jié)視頻剪輯
日常我們使用照相機和攝像機留下的精彩瞬間,通過自己動手,可以將圖片和視頻進行剪輯。用Windows XP自帶的Windows Movie Maker就可以簡單地實現(xiàn)珍貴記憶的留念。
Windows Movie Maker是一款家庭電影制作工具,從捕獲視頻、編輯制作、添加特效、字幕和音效等,直到最后輸出成影片,都可在一個程序中完成。
一、硬件準備
將自己的照相機連接計算機,以便獲取其中的照片素材。
將自己的攝像機連接計算機,用DV帶作為記錄介質的需要通過1394數(shù)據(jù)線進行連接;通過硬盤作為記錄介質的可以通過USB數(shù)據(jù)線進行連接。
硬件如下:
二、打開Windows Movie Maker
1.在Windows XP中打開“開始”菜單,依次選擇“所有程序附件 Windows Movie Maker”;
2.或者通過打開“我的電腦”本地磁盤c:“Program Files”“Movie Maker”文件夾
“ ”;
3.如系統(tǒng)中沒有安裝Windows Movie Maker軟件,請通過互聯(lián)網進行下載安裝。
Windows Movie Maker主界面如下圖:
三、導入素材
1.點擊界面左邊“電影任務區(qū)”的“導入圖片”或者“導入視頻”項,選中相應文件夾的照片或者影像文件,確定后即開始導入。
Movie Maker 除了可從DV機捕獲影片外,也能導入其他素材,包括多種格式的影音文件、靜止圖片文件、音頻文件(如MP3、WAV)。不過導入的素材與捕獲的素材不同,每導入一個素材,就是一個獨立的收藏文件。
四、增加素材到時間線
Movie Maker有兩種工作模式,分別是“情節(jié)提要”模式和“時間線”模式。用戶可以在主界面下方進行切換。時間線模式能夠讓用戶了解所有素材、過渡、效果等之間的時間及次序關系。
通過鼠標左鍵點擊“顯示時間線”或者“顯示情節(jié)提要”可以實現(xiàn)兩個工作模式的互相轉換。
將一件素材添加到時間線上有兩種方法。方法一:在某個影片素材上單擊鼠標右鍵,然后在彈出菜單中選“添加到時間線”。如果需要將多個素材放到時間線中,則應注意添加的先后次序。另一方法是直接用鼠標將相應的素材圖標拖放到時間線區(qū)域中,該素材便會自動添加。在時間線中我們可以拖動時間線來對影片進行剪輯。
五、加入視頻效果
為了使畫面更豐富,可以為影片素材增加一些視頻效果。Movie Maker內置了大量的畫面效果供用戶直接套用,并可即時預覽實際效果,方法是點擊界面左邊“電影任務區(qū)”的“查看視頻效果”。
Movie Maker提供的視頻效果有很多種,包括有畫面本身的變化、旋轉、模仿舊電影膠片、色調變化等等,用戶可根據(jù)喜好進行挑選。
添加視頻效果,可以直接將視頻效果拖到視頻片段中,也可以在時間線上選擇指定影片段落并單擊鼠標右鍵,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視頻效果”。繼而會跳出一個“添加或刪除視頻效果”窗口,選定后按“添加”,再點一下“確定”,視頻效果便可加入到電影片段之中。一個段落可以添加多個效果,而這些效果最終會合并起來。
加視頻效果后時間線上會出現(xiàn)星形標記,即表示該片段已增加特殊效果,如圖。
六、保存影片
視頻剪輯完成后,選擇“文件保存電影文件”,出現(xiàn)向導窗口,我們可以看到向導為我們提供了五種保存方式,如圖8,根據(jù)需要選擇相應的方式,然后填入必須的信息就可以了。
如上圖所示,我們可以將編輯好的視頻刻錄成光盤,或者存放在DV攝像機中等等,接下來,輕松一下,等待視頻文件的保存完成。我們編輯的個人精彩片段即將制作完成。
七、練習
優(yōu)秀片段式作文 3
1)既是追求,又何必管它艱難險阻只要一心一意的追求自己的目標,世界便永遠常新。魯迅先生贊嘆第一個吃蟹的人是勇士,為人類發(fā)現(xiàn)了一種佳肴,這也是一種追求;達爾文周游世界,創(chuàng)立進化論學說,這也是一種追求。追求有大有小,但只要追求新生事物,追求真理,那么無論匹夫走卒,王侯公卿,他們都是平等的追求者。我們應該對于他們的追求永報以鼓勵的笑顏。他們的精神也將超越身份、地位、時間、空間而流傳下去。
2)不管自己的心弦是否會有漣漪般的顫動,以往的那種“一事能狂便少年”的豪氣,已被塵封許久,縱然這使我們不再魯莽,不再沖動,以一種淡漠冷靜的目光看待事物,但是卻帶給我成長中許多煩惱。于是在歷練中、在煩惱中,我們便多了一種氣質、一種風度,這是成長的煩惱。
3)讀書,是賞心悅目,陶冶情操;讀書,是走進先哲,聆聽教誨;讀書,是體驗鳥語,感受花香。它讓我感受那“醉臥沙場君莫笑”的悲壯、“斷腸東風落牡丹”的凄涼、“也無風雨也無晴”的曠達。
4)就在此刻,我的思想,少了單純,少了簡單,少了多彩,少了好奇,少了一切一切快樂的情緒。我不愿白開水的無味,寧愿濃可可的苦澀,至少有丟不掉,忘不了的感受。
片段式作文范文 4
每個電視頻道播出的廣告節(jié)目一般來說都具有以下幾個特點。(1)每條電視廣告一般都具有重復性,這種重復性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一條廣告一天內會重復播放幾次;另一種情況是一條廣告每天只播一次,但在一定周期天數(shù)內還是會再次播放;(2)每個電視頻道每天具有相對固定的廣告時段,在廣告時段內將連續(xù)播放一條以上的廣告節(jié)目;(3)考慮到商業(yè)利益和廣告宣傳的因素,電視臺制作的廣告節(jié)目只播一次不會再次重復播放的情況很少。
2技術思路
本文研究的智能化廣告監(jiān)管系統(tǒng),主要基于視頻識別比對技術來實現(xiàn),因此,首先需要對系統(tǒng)采集到的所有視頻進行視頻特征提取處理。根據(jù)上述電視廣告播放具有重復性和相對固定播出時段的特點,本文提出以下主要技術思路:首先,在系統(tǒng)的建立初期,先由人工創(chuàng)建初始化的視頻廣告樣本庫,通過采用基于色彩特征和紋理特征的視頻比對檢索技術,將電視頻道全天視頻源節(jié)目的視頻特征與廣告樣本視頻特征進行比對,比對后全天視頻源將被自動劃分出已知廣告時段視頻片段和疑似廣告時段視頻片段,識別出的已知廣告會進行自動定位并拆條編目形成廣告節(jié)目串播單;接著,針對疑似廣告時段視頻片段,采用基于遞歸比對算法的視頻廣告識別發(fā)現(xiàn)技術,將重復出現(xiàn)次數(shù)達到預設閥值的視頻片段定義為疑似新廣告;然后,通過基于特征索引的切割技術自動生成疑似廣告片段樣本視頻文件,提供給工作人員審核。最后,監(jiān)管人員通過系統(tǒng)生成的疑似廣告片段的視頻摘要關鍵幀圖和GIF動態(tài)圖,即可快速判斷確認目標廣告。確認后的廣告視頻片段將自動被拆分并形成編目,完善之前生成的廣告節(jié)目串播單,同時該視頻片段也自動變成新的廣告樣本添加進廣告樣本庫。每個電視頻道的廣告樣本除一開始建立初始樣本庫時需要人工制作一遍外,往后均由系統(tǒng)自動發(fā)現(xiàn)和制作生成。這樣一來,整個電視廣告節(jié)目的比對、識別、發(fā)現(xiàn)、拆分等過程基本都是由系統(tǒng)自動完成,監(jiān)管人員只需進行少量的確認和審核工作即可完成廣告監(jiān)管的日常工作,大大降低了人工參與的工作量,由此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并提高了廣告監(jiān)管系統(tǒng)的智能化水平。系統(tǒng)總體技術思路框圖如圖1所示。
3主要關鍵技術
3.1基于色彩和紋理特征相融合的視頻片斷比對檢索技術。要對監(jiān)管的視頻源進行視頻特征提取,系統(tǒng)需要設計一個視頻檢索子模塊對圖像數(shù)據(jù)進行特征提取和索引,提取的特征包括視覺色彩和紋理,提取后進行相應索引。色彩特征和紋理特征是反映一副圖像基本信息的典型特征。但是單一的色彩特征或紋理特征只能反映某一方面的信息。如果只用色彩特征做為區(qū)別兩幅圖像的依據(jù)則 因此,通過這兩種特征融合的方式和合理利用視頻片段的時間比較,本文提出一種有效的視頻片斷比對檢索方法,利用視頻比對的方式對視頻片段進行比對識別,視頻主要利用視頻幀的方式進行匹配,該方法原理的具體步驟如下。(1)對視頻進行抽去色彩特征和紋理特征并且劃分鏡頭的預處理,把每一幀的特征、時間和鏡頭編號寫入特征文件;(2)輸入視頻片斷尋找其對應的特征文件,并且讀入媒體庫的特征數(shù)據(jù);(3)在媒體庫中查找與視頻片段開始幀匹配的幀;(4)如果某一幀和輸入視頻片段的開始幀匹配,則讓媒體庫的下一個鏡頭開始幀和輸入視頻片段的下個鏡頭的開始幀進行匹配,依次逐鏡頭進行匹配直到出現(xiàn)不匹配的鏡頭;(5)判斷匹配上的視頻片段和媒體庫中的視頻片段的時間長度差,如果時間差在合理范圍內則判斷兩個視頻片段為匹配視頻片段。基于色彩和紋理特征相融合的視頻片段比對檢測技術是廣告監(jiān)管系統(tǒng)實現(xiàn)基于視頻比對識別的關鍵,該技術的識別效率和準確率直接影響著系統(tǒng)的性能指標,通過實驗和實際應用證明,該技術已具有較高的查全率和查準率,并且具有較高的效率。3.2基于遞歸比對算法的視頻廣告識別發(fā)現(xiàn)技術。本文根據(jù)電視廣告播放具有重復性和廣告時段相對固定的特點,采用遞歸比對算法,識別出疑似新廣告片段,通過人工核定,即可方便快速地識別定位。此技術首先通過基于色彩特征和紋理特征的視頻比對技術進行廣告視頻時段劃分,再利用遞歸比對算法進行新廣告發(fā)現(xiàn),主要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為廣告樣本匹配,第二部分為劃分疑似廣告時段,第三部分為遞歸比對,第四部分為新廣告發(fā)現(xiàn),具體步驟如下。(1)廣告樣本匹配:利用初始建立的視頻廣告樣本庫中的各廣告視頻樣本識別出已知廣告節(jié)目片段及已知廣告時段。(2)劃分疑似廣告時段:根據(jù)廣告樣本庫匹配上的廣告按時間順序排列,在已匹配上的廣告視頻片段或連續(xù)廣告時段的前后各設定一個可預設時間,把這兩個前后視頻片段作為疑似新廣告時段劃分出來,再對所述疑似廣告時段進行定長切割為各視頻片段,并對其進行特征提取,這些視頻片段通過每天的積累將形成一個廣告時段特征庫用來進行遞歸比對。(3)遞歸比對:將廣告時段特征庫中各視頻片段按時間順序排序,從第一個視頻片段開始比對,將第一個視頻比對上,則用第一個視頻片段和第三個視頻片段進行匹配,直至最后一個片段;再利用第二個視頻片段和第三個視頻片段進行匹配,如果比對上記錄下匹配上的時間位置信息,如果沒有比對上,則用第二個視頻片段和第四個視頻片段進行匹配,直至到最后一個片段;以此類推;最后將所有相似片段進行記錄并對近鄰片段按匹配時間進行重組切割,得到固定閥值下的重復相似片段;(4)發(fā)現(xiàn)新廣告:由于遞歸比對得到的大量重復的視頻片段中,可能含有一些同樣會重復播放的節(jié)目片頭片尾等非廣告片段,因此再利用預先建立的一個非廣告樣本庫將非廣告片段進行匹配過濾,最后通過人工審核結果,確定新廣告視頻。基于遞歸比對算法的視頻廣告識別流程圖具體流程如圖2所示。這里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廣告時段特征庫每天都在不斷的積累,所以基本上保證了在特征庫中進行重復性比對時,那些在一天內或一定天數(shù)內重復播放的廣告都可以被發(fā)現(xiàn)識別出來,而只播放一次再無重播的廣告由于不是特別多,再加上在系統(tǒng)建立時還要考慮設計生成頻道視頻摘要關鍵幀和全天視頻片段GIF動態(tài)圖作為人工審核輔助手段,監(jiān)管人員在每天審核完系統(tǒng)自動生成的疑似廣告片段后,再通過關鍵幀和動態(tài)圖快速瀏覽,也可發(fā)現(xiàn)和補充系統(tǒng)未自動發(fā)現(xiàn)和生成的新廣告節(jié)目,因此,整個系統(tǒng)還是能夠保持較高的新廣告發(fā)現(xiàn)能力。3.3基于特征索引的視頻片段切割技術。由于采集的每個視頻文件,都對應含有一個索引文件,文件格式主要為二進制形式,包含的信息主要是視頻播放的時間信息,文件大小等,系統(tǒng)根據(jù)此索引文件可以便捷地對視頻文件進行IO流的切割、合并等操作。利用此特征索引文件可以通過對基于遞歸比對算法得到的目標廣告樣本進行快速切割,并自動歸類,分級存儲在系統(tǒng)中。具體流程如下:(1)系統(tǒng)根據(jù)視頻片段特征自動識別出樣本片段,并提取樣本片段的開始和結束時間;(2)系統(tǒng)根據(jù)非廣告樣本片段自動過濾已識別出的樣本片段;(3)系統(tǒng)根據(jù)視頻索引文件利用IO流自動將已過濾的樣本片段進行切割合并,并自動分類,并將關鍵信息入庫。基于特征索引的視頻片段切割流程圖如圖3所示。
4系統(tǒng)技術特點
采用上述基于視頻特征的關鍵技術構建的電視廣告監(jiān)管系統(tǒng),與其他廣告監(jiān)管系統(tǒng)相比,應具備以下創(chuàng)新的技術特點。(1)通過基于色彩和紋理特征融合的算法,提取視頻片斷的特征,進行有效的廣告視頻片段比對檢索。(2)自動劃分廣告時段與疑似廣告時段視頻片段,對已識別出的廣告能自動編目,生成廣告節(jié)目串播單。(3)通過遞歸比對算法對相鄰視頻片段進行重組切割,得到預定閥值下的匹配時長相似片段,從中發(fā)現(xiàn)新廣告節(jié)目。(4)采用視頻特征索引切割技術,系統(tǒng)自動切割廣告樣本片段,智能化創(chuàng)建樣本庫,取代傳統(tǒng)依靠人工制作廣告模板的工作方式。(5)廣告樣本比對性能不受樣本庫大小的制約,且進行樣本比對后能從視頻源中自動拆分出廣告節(jié)目。
5結語
廣告監(jiān)管系統(tǒng)中使用到的廣告識別一般都基于廣告樣本片段進行,因此,對廣告樣本庫的維護要求很高,且實時性也較強。本文提出基于視頻特征進行廣告檢索識別,且只需要進行最初的廣告樣本初始后采用基于遞歸比對算法的視頻廣告識別技術即可自動發(fā)現(xiàn)新廣告,再根據(jù)視頻特征索引對廣告樣本進行自動切割,這些過程全部先由系統(tǒng)自行完成,幾乎無人工參與,從而形成了廣告自動發(fā)現(xiàn)識別、廣告片段自動切割的技術方法,有助于推動廣告監(jiān)管技術進一步向自動化、智能化方向的發(fā)展。經過研究開發(fā)和對實際應用表明,利用這些技術方法構建的廣告監(jiān)管系統(tǒng)具有較高的性能:通過應用系統(tǒng)同時對40套電視頻道節(jié)目進行監(jiān)管處理,系統(tǒng)對廣告節(jié)目的識別查全率和比對識別正確率以及廣告樣本匹配準確率都能達到90%以上;系統(tǒng)對單個電視頻道全天24小時視頻片段的檢索速度在6分鐘以內;每個監(jiān)管人員通過系統(tǒng)巡檢審核一個電視頻道所有廣告節(jié)目的處理時間約為0.5小時/天。系統(tǒng)的高效智能化大幅降低了監(jiān)管人員的工作強度和難度,在提高監(jiān)管工作效率的同時進一步擴大了監(jiān)管范圍,有效實現(xiàn)了廣告監(jiān)管工作的智能化水平。
參考文獻:
[1]耿國華,王克剛,李康。基于色彩紋理特征的圖像分類及應用[J].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1):53-56.
[2]余時強,張錚,張為華。近似重復視頻檢索方法研究[J].電子技術應用,2016(5):24-26+35.
[3]陳康睿。視頻分割算法研究[D].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15.
優(yōu)秀片段式作文 5
【精華】
這是我們的作文片段摘抄,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有不少關于作文片段的片段,在這些片段中,最讓我感動、最感興趣的就是《我和我的祖國》。
在我剛上初中的時候,每當看到別人的祖國是繁榮昌盛,經濟飛速發(fā)展時的我,心里就有說不出的感動。
我的祖國是一個偉大的祖國,有著五千年的歷史。在這五千年的歷史當中,我的祖國曾經是個弱小的國家,在這個國家里,我的祖國曾發(fā)生過戰(zhàn)爭,但是,我們的祖國沒有一個人受傷,我感覺我們的祖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我的祖國是一個偉大的祖國,有著無數(shù)的先進人物,他們的名字也叫:。
我的父母和我的祖國一樣,他們在這里,為我們創(chuàng)造了這個和諧美好的環(huán)境。
我的祖國有著無數(shù)的名人,他們?yōu)榱宋覀兌瞰I自己寶貴的財富。
我的祖國,我的媽媽。我的媽媽是世界上最偉大、最平凡的人,在這個平凡的家庭里,我的媽媽就是最偉大的。
這篇片段是這樣的:
我有一個美麗的祖國。這里有著無數(shù)的先進的科學家,他們的名字也叫:張海迪。
我的媽媽很普通。但,這個偉大的母親卻是最偉大的。
我的媽媽很偉大。她每天為我做飯,為我洗澡。
每天都為我送衣。每周回來的時候,媽媽就給我買我想要的東西。
我的祖國是一個偉大的祖國,我的媽媽是最美麗的,因為,我是她的孩子!
片段式作文 6
所謂“片段式”作文就是圍繞一個中心從不同角度選取典型材料進行構思組織材料的一種行文方法,采用“片段式“作文的妙處是能解決許多同學無話可說、無事可寫的困惑,解決同學們行文思路混亂、內容干癟的苦惱。
那么片段式作文是如何寫的呢?
一、選取材料
首先,我們談一談選取幾個材料的問題。
“三”是作文中最美的文字,“三顧茅廬”美名傳天下,離不開這個“三”字;“三打白骨精”、“三調芭蕉扇”成為經典,也是用“三個”畫面。因此一般情況下,選取三個材料。當然也有特殊情況,有時由于篇幅的限制、中心的需要,選取2個或4個材料也可,但最多不得超過四個材料,否則就成了流水賬。
第二,必須圍繞一個中心,彰顯同一個主題。
所選材料必須有一個依據(jù),必須圍繞一個中心,中心決定材料。可以選取的材料很多,必須精心篩選,圍繞一個中心,否則就會偏離主題,這也是同學們最容易犯的錯誤。寫作時必須明確自己寫的文章要表現(xiàn)一個怎樣的主題,有些同學選材時根本不考慮是否與中心相符,覺得好就選了。比如有位同學寫《我因愛而快樂》選了父母的關愛給了“我”快樂、同學的友誼讓“我”快樂、老師的愛給“我”關愛等三個畫面,但寫第三個畫面時,卻主要寫了“我”上課怎樣勇敢發(fā)問、怎樣勤能補拙,明顯偏離了主題。
第三,從不同角度選材。
德國文學大師歌德曾經說過:“題材人人看得見,內容意義經過努力可以把握,而選材的角度對大數(shù)人來說是個秘密。”要能夠從不同角度選材:可以從空間角度,從社會、家庭、學校不同區(qū)域去選。如果寫一個固定地點,例如寫學校生活,可以從教室、食堂、宿舍、操場不同地點去選。也可以從時間角度去選,按照從古到今去安排,從春夏秋冬四個不同季節(jié)入手,也可以從幼年到童年再到少年從不同階段去擷取,從不同時間階段,選取鮮明而又真實的材料去塑造人物彰顯主題。當然也可采用放射性思維,采用時間與空間相結合的寫法,從人物性格不同方面寫,寫人性的真善美:寬容、理解、善良、真誠、勇敢、自信、執(zhí)著、堅韌……讓讀者受到智慧的啟迪和心靈的洗禮;也可以寫生活中的假、丑 、惡 ,給人們敲響警鐘,引發(fā)人們思考。
第四,選取典型材料。
所謂典型材料,就是最具有代表性、最能打動人心、最能突出中心的材料。在一個階段或者一個方面有很多材料,要把最典型的、最有感染力的材料選取出來。例如《幸福的顏色》一文中選取了外公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取時間來陪我放風箏這一個材料來表現(xiàn)外公對我的愛,就非常典型。外公是大學教授,工作非常繁忙,還抽時間陪“我”放風箏,折射出外公對孩子愛得真切,誰能說這樣的材料不典型呢?
二、組織材料
材料選好了,還需要能工巧匠精心設計、巧妙組合才能設計出精美的藝術品,匠心獨運的設計會讓你的作文錦上添花。
第一,設計新穎恰當?shù)男祟}。
可以給所選的材料擬定一個恰當?shù)男祟},讓小標題成為串珠的紅線,使文章思路清晰:層次分明、一目了然。小標題語言要精粹,或概括內容,或點明中心。例如《我們集體生活的花絮》采用如下標題:“全班總動員――賽場風云錄――有一種淚叫感動”,題目新穎,別具一格。也可以采用相同的句式,如:“在這里,我們擁有快樂――在這里,我們擁有感動――在這里,我們共同堅守”;“幸福在那一刻凝結――友誼在那一刻延伸――快樂在那一刻綻放”;“真情永不落幕――真情永不凋謝――真情永不枯萎”。花一番心思擬一個生動形象、新穎貼切的小標題,用小標題來建構三個材料,不失為一種最簡單的行文方法。除此以外,也可用小標題的變式,采用日記體、“鏡頭式”、“場景式”來組織材料。
第二,用相同或相似的句子來組織材料。
每個段落的開頭,可用精煉的語句對片段內容高度概括,或者引用格言、詩句增加文章的文化內涵,或者進行景物描寫,渲染環(huán)境交代背景,從形式上形成各種整齊的韻律美;從內容上,或概括內容引領下文,或點明中心,先聲奪人,引人入勝。
例如《幸福的顏色》一文,作者分別運用三句話作為片段的開頭:“白色在年幼的我的眼中,是一只淺色的風箏。”“白色在童年時我的眼中,是一座矮矮的棧橋。” “白色在初三的我的眼中,是一只香香的燒麥。”作者精心設計,用“白色”這一共性與外公的故事串聯(lián)起來,突出了至愛親情,讀起來有美感,又是對內容的高度概括,達到了形美和神美的有機結合。
第三,畫龍點睛,每個片段的結尾都收束到中心上。
優(yōu)秀片段式作文 7
1、啊,終于到了大壩。大壩沒有想象的那樣高大,我們順著窄窄的水泥路一直跑到了壩頂上。向遠處看,我們的正前方,一望無際的水面,真是水平如鏡啊!再看那水面中水草凸起的地方,好像一個小島,真可謂: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2、伴隨著奇山的當然是異水了。然而漓江的水仿佛是一位花枝招展的姑娘,時而是深沉的墨綠;時而是沉默的翠綠;時而是傲氣的嫩綠;時而則是活潑的淺綠……煙雨漓江是大自然創(chuàng)造的美麗畫卷,輕紗籠罩著它的溫柔,清澈。絲絲細雨點綴在水面上,大自然彈唱起自然的旋律,云霧給給聳立的山峰披上了一層輕薄的紗衣,漓江的水是個長不大的猴孩子。
3、不一會,人全了,該走了。我們上了車,我靠著車窗,望著外面“生機勃勃”的景象:路上的行人打開五彩繽紛的傘,給無趣的雨天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美麗的花傘像一個個大蒙古包,座落在學校門口,人們時不時把傘飛速的轉動幾圈,原本鑲嵌在雨傘上的水珠轉著圈飛走了。
4、從高低不平的道路變成了寬闊平坦的公路,又從平坦的公路到現(xiàn)在的高速路。現(xiàn)在的公路四通八達,通向全國各地。從茅屋發(fā)展到高樓大廈,從荒無人煙的地方變成了繁華城市。這一切的改革,足以看出我們的湛江是多么的偉大,變化是多么的神速。
5、黃山的峰巍峨聳立,黃山的石奇形怪狀,黃山的松挺拔蔥郁,黃山的霧神秘朦朧,這一次我充分感受到了黃山的神秘和奇? 其主要用途定位于收錄高清晰度格式電視節(jié)目,要求連續(xù)播錄時間在二個小時以上,且價格適合民用。
雖說1996年制定DVD格式時,也給高清晰度視頻格式的存放留下了空間,那就是雙層雙面的D17型碟片。四面總共18.8GB的容量勉強也夠二小時MPEG-Ⅱ編碼的HDTV節(jié)目存放。但后來DVD防盜版的各種措施早己名存實亡,高清晰度格式視頻影碟當然沒人敢出。能自動翻盤,兩面連續(xù)播放的DVD播放機也見不著。看來這一任務已自動讓位給新一代光碟了。
BD-RE:藍光碟家族之老大
新一代光碟的注冊名稱為Blu-ray Disc,中譯為藍光碟,因使用藍色激光光源而得名,商標見圖1。名稱中的“Blu”是將英文藍色“blue”后的字母“e”去掉而成(因為注冊商標不能使用普通文字)。圖案左邊的“b”表示藍光,“b”字母上的圓圈和右邊的黑色月亮型圖案,圍出了一片有立體感的碟片。
藍光碟按用途的不同已定有四種標準需要制訂:可錄寫光碟規(guī)格BR-RE,只讀光碟規(guī)格BD-ROM,一次性寫入光碟規(guī)格BD-R和用于電腦的BD-data。
藍光碟的開發(fā)次序與DVD正好相反,最先是制訂BD-RE的規(guī)格,BD-RE 1.0版本的主要格式見表一。這么做冠冕堂皇的理由是衛(wèi)星和地面數(shù)字電視已經開播,HDTV光碟錄像機已有需求。其實還有一個難言之隱就是著作權保護技術還沒有過好萊塢電影業(yè)的關。推出只讀型光碟沒有人提供內容服務,不如先推可錄型光碟。而當藍光碟錄像機成為事實后,再與電影業(yè)界談判就有籌碼了,除非你的電影永遠不上電視,否則電影業(yè)也得讓步。
BD-RE格式的基本點為:
1、單面單層碟片容量有23.3GB/25GB/27GB三種,單面雙層碟片容量為46.6GB/50GB/54GB三種。因數(shù)字電視的數(shù)據(jù)流的比特率約固定在24Mbps,另外,數(shù)字電視傳輸流里還有其它多種信息。這樣,2小時的記錄需要有22GB以上的超大容量。考慮到碟片制造廠的技術水平,標準中單面單層/單面雙層各設計有三種不同容量。
2、裝有以視頻編輯為前提的文件邏輯格式,方便視頻信號的錄入、讀取、編輯和各種特殊操作。
3、采用片盒結構碟片和更強有力的糾錯技術,提高整體數(shù)據(jù)可靠性。
4、加有多重著作權保護技術,適應不同保護等級節(jié)目的轉錄。
接著將要制訂的BD-ROM和BD-R規(guī)格還會在以下幾方面有擴展:只讀碟片BD-ROM中,1、不用片盒的硬膜新碟片;2、與互聯(lián)網連接,利用寬帶網的互聯(lián)服務與用戶的連接,進而加入對正版碟片的認證功能;3、進一步發(fā)展美國電影等業(yè)界要求的DVD式對話型操作;4、更強的著作權保護技術。一次性寫入碟片BD-R中,1、不用片盒;2、二倍速記錄。
BD-RE的規(guī)格也要從1.0版本的基礎上擴展。新版本首先會引入與BD-R相同的二倍速記錄。當擴展到制訂電腦運用的BD-data規(guī)格時,至少要對應四倍速(144Mbps)。這時,碟片的主軸控制要從現(xiàn)行BD-RE的等線速度CLV變成等角速度CAV方式。
這一、二年內,BD-RE、BD-ROM、BD-R和BD-data四種規(guī)格就會全部建立起來,第一代藍光碟家族也就齊全了。接著8cm直徑的小碟片將進入實用化,因為8cm的藍光碟片,單片單層就有7.5GB的容量,是現(xiàn)在12cm單片單層DVD的1.5倍,用途也是很廣闊的。
藍光碟的物理特征
從技術角度看BD-RE與DVD有很多可比性。首先,藍光碟采用的激光光源波長為405nm,比現(xiàn)行DVD用激光小了40%。藍光碟物鏡的數(shù)值光圈NA由DVD的0.65上升到0.85。前者會縮小光點,后者保證足夠的光功率。最終使光點面積縮小到DVD的1/5,即能達到DVD的5倍記錄密度。
但NA提高后,碟片與激光束光軸傾角誤差的容差變狹。這意味著碟片制造和設備組裝技術難度提高。而碟片記錄膜上的覆蓋層越厚,傾角誤差會越大。所以,規(guī)格確定時,原有的另一種0.6mm覆蓋層方式被否決了,只留下記錄膜上的0.1mm覆蓋層的方案。它能確保傾角誤差與現(xiàn)行DVD一樣,±0.75度。
當藍光碟作為錄像機產品出現(xiàn)時,確保能與現(xiàn)行DVD屬各種碟片的兼容能力就十分重要。因0.1mm覆蓋層碟片結構和物鏡等光學系統(tǒng)變化較大,兼容性不如0.6mm覆蓋層方案來得方便。目前采用的是最為保險的雙物鏡方案,代價是光學部件增加。現(xiàn)正在進行用單鏡頭方案的技術開發(fā),利用不同的NA值來調整因覆蓋層厚度不同造成的影響,技術展示會上也已有樣品出現(xiàn)。所以,單鏡頭的BD-RE錄像機上市只是時間問題。
在藍光碟錄像機中,為了確保與DVD的兼容播放,雙激光束是必不可少的,否則,單面雙層只讀型DVD碟片會無法讀取。單面雙層DVD碟片從激光入射的方向看,第一記錄層的反射膜可使用金Au或硅Si,但兩者的波長選擇性都極強,對藍激光響應不同。Au吸收藍激光,因而BD-RE的第二記錄層會無法讀;而Si幾乎不反射藍激光,BD-RE的第一記錄層就沒法讀。故必須還有應合DVD碟片的650nm激光束。
BD-RE的碟片結構吸取了可錄型DVD,DVD-RW、DVD-RAM和DVD+RW的特性,并加以改良。采用了DVD-RW中的光痕刻在碟片軌跡槽里的“槽記錄”方式。槽記錄又分為兩種:從激光入射方向看,記錄在凸起部份的叫“槽上”記錄,記錄在凹下部份的叫“槽內”記錄。CD和DVD都采用槽內記錄,而這次BD-RE則采用槽上記錄。這是由模擬實驗后確定的。槽上記錄能使激光束在槽上的軌跡間距在槽寬0.16μm時,縮小為0.32μm,槽內記錄相對要大些。采用槽記錄還可以確保與計劃中的BD-ROM和BD-R的兼容播放。
BD-RE碟片上的地址尋跡方式是采用松下天鵝齒擺動STW和索尼最小移位鍵控MSK方式的結合,提高耐誤差性能,保證尋跡正確。
從DVD+RW開始,碟片地址信息是使預開槽的邊緣有高頻擺動來獲得,即所謂“高頻擺動”技術。這種擺動調制方式放入的“0”和“1”信號,原來以簡單的最小移位鍵控方式進行。而MSK在部分地區(qū)埋入信息,若碟片的此地區(qū)有缺陷,就可能出錯。
BD-RE對最小移位鍵控擺動的形式進行變化,將天鵝齒擺動的方式吸收了進來。擺動的形狀不是簡單的正弦波而是有點象牙齒,以牙齒的朝向來判定地址信息“0”、“1”。這樣即失落部份信息,也還可以修復,容差性能好。
BD-RE是以光碟錄像機為目標,對象是普通用戶。CD、DVD那樣的裸片容易付著指紋、灰塵和劃傷。而VHS磁帶、三寸半軟盤那樣用盒子包裝就顯得更有好處。由于BD-RE覆蓋層薄,碟片更容易受傷,故現(xiàn)在的BD-RE碟片采用帶片盒的形態(tài)。
BD-RE的片盒有兩種類型:1、封閉型,碟片完全覆沒,2、開放型,標簽面露在外面。前者密閉得更好,但從成本考慮,片盒應該盡量簡單,故開放型更有前途。
開放型碟片記錄數(shù)據(jù)的一面也處于密封狀態(tài),進入機內才能露出記錄面。當片盒從錄像機中取出,記錄面?zhèn)鹊幕完P閉,碟片全部密閉。這種開放型片盒進行的模擬家庭使用粉塵試驗結果表明十年的粉塵堆積仍不會影響藍光碟的使用。
隨著碟片本身的低價格化,片盒在整碟價格中的比例就會上升。有無片盒將成為記錄型碟片價格差異的關鍵,早晚有改革的必要。BD-ROM和BD-R裸碟的標準使用形態(tài)正在研究之中。另外,開發(fā)電腦筆記本的藍光驅記錄設備時,片盒的厚度還
藍光碟不用片盒的關鍵是硬膜技術,即在碟片表面制作一層極堅硬的光滑膜,使擦拭碟片表面的指紋和灰塵時,不會形成傷痕。
藍光碟的文件系統(tǒng)和著作權保護特點
藍光碟在文件系統(tǒng)層面和應用層面上也采用了很多新技術,以提高使用的方便性。
BD-RE圖像數(shù)據(jù)以MPRG-2傳輸流形式保存。圖像數(shù)據(jù)在碟片中以片段 AV數(shù)據(jù)流形式文件保存的,另外,還有其它三種輔助文件,分別放入“片段信息”、“播放列表”和“主細節(jié)”文件。
片段信息為片段 AV流文件中有能導出特定的原始圖像數(shù)據(jù)位置的時間信息,利用這個文件就可以進行特殊的播放和搜索等功能。
播放列表文件中,收放有所有片段 AV流文件的播放順序信息,其中又有一個或幾個播放標題組成。播放標題里放有保存各種各樣播放圖像的名稱的時間信息。用播放標題信息,可進入播放信息文件,求得希望播錄圖像的位置。
采用播放列表文件可以方便地對已錄下的內容進行編輯。用戶只要取出圖像對應的播放標題,接好后放入播放列表文件內。這樣,按播放列表中的標題次序播放就可以得到編輯后的節(jié)目,即重新構思出新編集。這時真正的圖像數(shù)據(jù)在碟上的并沒有被抹錄、移動。這樣不但不會帶來數(shù)據(jù)的差錯,而且能減少碟片的物理抹錄次數(shù),延長壽命進行。
與主細節(jié)相關的文件中,放有各播放列表文件記述的片段內容的代表圖像和管理用的記號位置。利用這些信息可以快速檢索碟片內容和記號,給出圖像菜單等。
除此之外,在BD-ROM碟片里還會加入一些新的功能。如,利用網絡加入對電影視聽狀態(tài)的自由度控制,這樣對出售的碟片就可以分級定價。還可加入下載碟片收錄的言語文字以外的字幕的功能,提高娛樂性。
文件系統(tǒng)與DVD多用途碟UDF格式相比有以下三個特征:①高速應答性,②高可靠性,③更多的錄寫次數(shù)。
為了實現(xiàn)高速應答,片段AV流的全部文件和文件系統(tǒng)的管理信息都記錄在碟片規(guī)定的領域內,以減少查找次數(shù)和查找距離,縮短碟片從插入到可以錄放的應答時間。
高可靠性表現(xiàn)在重要數(shù)據(jù)具有自動備份的規(guī)定。萬一因碟片有擦傷或灰塵等原因而讀不到原位置的數(shù)據(jù),就可以用備份的數(shù)據(jù)來恢復這些數(shù)據(jù),使內容不能重放的情況大大減少。具體做法是片段信息、播放列表和主細節(jié)等三個文件的數(shù)據(jù),規(guī)定要重復拷貝到碟片上的不同部位。
BD-RE規(guī)定文件錄寫時,不是在同一物理位置上反復開始寫入,即不是每次都從內圈往外圈,而是在上次沒寫過的地方寫入。這樣,同樣共晶系相變材料1000次的物理重錄壽命,在實際運用時就能超過1000次了。
為了防范黑客,保護技術的詳情還沒有公布。但內容保護的基本結構與現(xiàn)行的DVD-RW和DVD-RAM采用的可錄媒體內容保護CPRM技術相似。
保護方式如下:先由錄像機檢測出電視信號里的拷貝控制信息。若該信息設定為可記錄一次,錄像機就把加密后的內容和拷貝控制信號記錄到碟片上。播放時,解密的數(shù)據(jù)內容和拷貝控制密碼,從加有著作權保護技術的接口輸出。若為無制限可任意復制的內容,記錄媒體除加密的記錄形態(tài)外,還把不加密的原數(shù)據(jù)照樣記錄。
片段式作文范文 8
大學英語是以英語語言知識和應用技能、學習策略和跨文化交際為主要內容,以外語教學理論為指導,并集多種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為一體的教學體系。大學英語不僅是一門讓學習者獲得語言基礎知識的課程,也是讓學習者拓寬其他知識,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質教育課程。因此,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除了讓學習者在熟悉地掌握語言形式同時,學會在不同的交際場合正確得體地運用語言,尤其涉及如年齡,政治信仰,婚姻狀況和經濟收入之類話題。所以我們應充分考慮對學生的文化素質培養(yǎng)和國際文化知識背景的教學。大學英語教材中所涉及的課文均有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雖然文字的材料和教師的講解可以讓學習者對文化背景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自己并非是所處文化背景的國家,學生自然難以理解一些抽象的西方文化和風俗。而運用英語原版影視不但可以讓學生學習獲得自然的語言,還可以讓學習者獲得更直觀地面對人類情感、社會狀況、地理面貌、城市風光、民族習慣、民俗風情、價值觀念、歌曲、音樂等多方面的文化背景內容。
二.影視片段在大學英語文化背景教學中的優(yōu)勢
1.綜合性和高效性
巴甫洛夫提出具體事物作為刺激物形成的條件反射系統(tǒng)為第一信號系統(tǒng),有語言符號作為刺激物形成的反射為第二信號系統(tǒng)。人腦右半球具有形象、圖形等第一信號系統(tǒng),主要是對事物的感性認識。而左半球具有語言、邏輯等第二信號系統(tǒng)技能,是對事物的理性認識。當兩邊大腦同時運作,感性認識就上升為理性認識。而影視片段教學就建立在這理論基礎之上,影視片段綜合了語言、文字、圖象等進行文化背景的教學。首先在語言及文字的灌輸下,學生對文化背景有初步的理解,然后通過圖片和聲音的刺激作出響應的反應,也就是是把外語單詞、句子等概念和具體的表現(xiàn)結合起來,更高效地理解和掌握文化背景的內涵。
2.直觀性和豐富性
著名語言教育學家克拉申提出的第二語言習得理論指出:語言習得是學習者在有意義的實際中,通過對語言的理解和語言的使用,自然獲得使用語言的能力。使用語言的能力包括使用單個語言知識點,也包括的是在具體的文化背景下進行正確的交際的能力。而文化背景知識的獲得也是一種習得過程,需要外語教師進行教學時盡量向學生提供可理解的語言輸? 教師需要采用一切手段來增加語言輸入的可理解性,而影視片段就是一種直觀的輔助教學手段。通過觀看影視片段,使不同的學習者置身子真實的英語語言環(huán)境中,了解和掌握英語國家人民在真實的英語交際中語言的運用,同時也提供了了解學習英語國家民族文化,民族心理因素和行為的機會。影視片段豐富多樣的視聽材料所提供的語言形式和社會文化語境可以培養(yǎng)學生識別文化差異的能力,激發(fā)學習動機,從而把語言學習與文化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深入地學習并真正掌握該語言的使用。
3.生動性和趣味性
普通的英語學習者沒有一定的西方文化背景知識,他們通過語言和文字的方式獲得文化知識,屬于死記硬背,他們獲得的也只是原始的信息,并不能完全自然地運用。從心理語言學的角度看,影視片段教學圖、文、身、情并茂,能全面刺激學生的多個感官系統(tǒng),增強記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相對于枯燥抽象的語言和文字來比較而言,影視片段在文化背景的教學中的優(yōu)勢是不言而喻的。
4.完整性和先進性
傳統(tǒng)觀念上的英語教學主要是依賴書本和粉筆黑板為教學工具,以教師講課為主的教學方式,文化背景的講授也是如此。但是即使教師能用語言清晰地講授文化背景知識,而在學生的記憶中文化始終是抽象的,因此在記憶中難免出現(xiàn)不完整性。而采用影視片段配合教師語言授課來進行文化背景知識的教學,可以加深學生的記憶,保證學生獲得文化知識的全面性和完整性。采用影視片段進行文化背景的教學勢必要采用先進的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教師通過剪輯、回放、定格等多種技術手段對細微的文化差異進行捕捉、強調和分析,充分體現(xiàn)了采用影視片段進行教學的先進性。
三.影視片段在大學英語文化背景教學的過程
1.教學預備階段
在課前,做為教師首先根據(jù)要教學內容需要選擇適當?shù)?a href=http://www.zzjyg.cn/jiaoyu/19584.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影視片段,并且做好相應的剪輯工作。在播放影視片段之前,教師要向學生口頭講解課文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識,同時針對性地講解所選片段的大致內容,讓學生在文字上首先接受文化背景的有關知識。同時在播放影視片段前,教師可以布置相應的與課文或者影視片段有關的問題,要求學生在觀看影片過程中進行思考。如全新《大學英語綜合教程》中第二單元講授Women,HalftheSky時,可選用Mona LisaSmile作為背景教學。教師在課前把影片中最能表現(xiàn)50年代婦女特點的片段進行剪輯,同時熟悉影片的內容,并針對影片可以設計一些問題。上課時教師可以先與學生討論關于中國的婦女地位的情況,然后講述美國女權運動的興起的背景知識。然后提出如:Fromthe film,whatcanyou knowaboutthefemale’Srolesin USA?等問題。
2.影片播放過程
觀看影視片段是我們作為文化背景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也是預備階段活動效果的體現(xiàn)過程。教師要根據(jù)文化背景知識教學的要求針對性地進行影片片段的首次播放,在觀看的過程中,要求學生收集問題的有關信息。遇到語言難點或者是背景難點時,教師可以適當中斷影片,對學生進行難點講解,幫助學生理解影片主題的發(fā)展、重要概念。在學生理解影片語言的基礎上進行二次觀片,二次觀片要求學生不間斷再次觀看影片,加強對影片的理解和記憶,并完整回答有關的問題。
3,影片播放結束階段
影視片段播放結束后,可以由教師再次總結影片所反映的文化背景的知識,或者也可以讓學生對影片中的文化背景進行復述,并就中西文化的差異,讓學生進行討論和評價。作為教師也可以布置如觀后感、文化對比等方面的小論文,通過課后的作業(yè)來鞏固獲得的文化知識的學習。
四.影視片段在大學英語文化背景教學中要注意的問題
1.對教師的要求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地位始終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協(xié)調者。在文化背景的教學中對教師的要求更高,特別是文化修養(yǎng)。教師應在提高自己語言素質的同時提高文化素質,即教師自身應對西方的地理概貌、風土人情、交際禮儀等有一定的了解,從而在教學過程中注重中西方文化差異,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文化意識。所以教師要轉變觀念,與時俱進,通過各種途徑來加強自身的文化素質。
2.影視材料的選擇
影視片段的選擇也是文化背景教學的重要一環(huán)。影片的選擇要有針對性。比如說在講授南北戰(zhàn)爭時,可組織學生觀看《飄》講述美國少數(shù)民族問題和種族關系時,讓學生觀看《根》;講授宗教問題時,讓學生看《埃及王子》。同時也要注意選擇的影片要進行截選,要選擇最能表現(xiàn)課文背景的片段,一般為3到5分鐘。
3.處理好語言學習和文化背景學習的關系
影視片段教學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文化背景知識。所 教師不應該把主要的時間花在語言知識的講解上,學生可以參照中文或者英文字幕了解片段的語言內容。作為教師和學生都要把重心放在文化背景的理解上,了解從語言或者畫面所體現(xiàn)出的文化背景知識。但是也不能撇開語言的學習,離開了語言的社會環(huán)境,文化背景和語言的交際能力就無從說起了。
片段式作文范文字 9
揚長避短,是我們都明白的'一個道理,可又該如何去揚長避短呢?眾所周知,每當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相應的就會為你打開一扇窗。人不可能十全十美,但總會有自己的優(yōu)勢與長處,我們一定要發(fā)現(xiàn),并發(fā)揚自己的優(yōu)點,這樣,總會找到屬于自己的精彩的。
從前有這樣一個故事:有兩個人,一個人樂感特別好,可他卻喜歡畫畫;另一個人對顏色十分敏感,可他卻喜歡音樂。兩個人都為了夢想,十分努力,突然,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奪走了他們的雙眼和聽力,他們都十分的悲痛。一個老人對他們說:“既然你們已不能堅持自己原本的夢想,為何不挖掘自己的潛力,去做更有意義的事呢?”
兩個人恍然大悟,開始正視自己身上的優(yōu)缺點,便發(fā)現(xiàn)了自己身上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并開始在這方面發(fā)憤圖強。一年過去了,五年過去了,皇天不負有心人,這兩個人,一個
還有一個人,生在中國古代,此人駝背,結巴,脖子上生的有一個大肉瘤,但他思維敏捷,按理說如此丑還駝背,結巴的人,是不可能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說客的,可,他卻反其道而行,偏偏要做一名說客。為此,他苦下功夫,博覽群書,發(fā)明了“一仰,二慢,三抬頭”法,來克服自己新添的缺陷,他與人辯論時,總是頭抬高,說得慢,站得直,如此一來,便不怒自威,與人辯論也是屢戰(zhàn)屢勝,他也贏得了一片的盛贊。
所以說,我們一定要正視自己,挖掘自己身上的潛力,找到屬于真正從自己真心的興趣,并且為之而奮斗,堅持。我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在這片廣闊的天地間,一定會找到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片段式作文范文字 10
“叮鈴鈴,叮鈴鈴”,下課鈴聲響了,我們都爭先恐后地跑出教室,來到大操場上,操場上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我們班的“大力士”——王子博,他的名字可不好聽,他的力氣可大到了。他跑起步來非常快,只有我們班上的最后一名同學,他只要稍微一用勁,他就會被落下,所以,王子博的名字叫——王子博。他跑得非常快,只有一步之遙。他還跑得非常快,只有一小步之遙,所以,王子博的名字叫——王博。
“大力士”——張志遠,他跑起步來非常快,只要一跨出步,他就能超過其它班級,所以,我們大家都非常敬佩他。
“大力士”——李思思,他的名字可不好聽,因為,他跑起步來非常慢,所以,我們大家都非常敬佩他。
“大力士”——李思思,他跑得非常快,所以,我們大家都非常敬佩他。
片段式作文范文 11
關鍵詞:
克隆代碼;主題建模;軟件演化;演化模式;克隆譜系;軟件維護
中圖分類號: TP311.5; TP18 文獻標志碼:A
0引言
克隆代碼(Code Clone)是指軟件系統(tǒng)中一些具有相同或者相似的語法或語義特征的代碼片段。克隆代碼在軟件系統(tǒng)中普遍存在,并且與軟件工程領域中的各類研究問題密切相關。軟件單一版本中的基礎性克隆代碼數(shù)據(jù)已經難以呈現(xiàn)克隆代碼在軟件演化過程中的變化情況,因此,需要對軟件中的克隆代碼進行演化跟蹤并分析演化情況,從而獲得更全面的信息,為軟件開發(fā)及維護提供更多幫助。
當前的克隆譜系構建方法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例如克隆演化模式單一、克隆譜系構建方法復雜、能夠分析的克隆類型及編程語言不全面等。本文提出了新的克隆演化模式、克隆演化特征以及克隆譜系的自動化構建方法。以區(qū)分視角的方式更加全面地分析了克隆代碼的演化模式,利用代碼主題信息確立版本間克隆代碼映射并最終構建克隆譜系。本文研究結果將為軟件開發(fā)、軟件維護、軟件重構及克隆管理等工作提供參考。
1相關工作
1.1克隆代碼簡介
在軟件開發(fā)及維護過程中,由于程序員經常使用“拷貝/粘貼/修改”的開發(fā)方式、使用相同或相似的應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 API)及算法等因素,導致軟件系統(tǒng)中存在大量相同或相似度非常高的代碼片段,稱為克隆代碼。在該研究領域,經過學者們多年研究,已經達成了克隆代碼至少應該被檢測的基本共識。
克隆代碼的研究工作最早可追溯到20世紀90年代,隨后,該研究領域受到越來越多國內外相關研究者的高度關注,并在克隆檢測、克隆演化、克隆分析以及克隆重構等方面產生了大量研究成果[1]。
在該研究領域,克隆代碼以Type1、Type2、Type3和Type4的方式分? Type1指除空白符與注釋變化外完全相同的代碼段;Type2指除空白符、注釋、標識符、類型及常量的替換外句法結構完全相同的代碼段;Type3是指除空白符、注釋、標識符、類型替換外,句法結構基本相同,但含有少量語句增加、刪除或修改的代碼段;Type4克隆代碼則為功能相似或相同但句法結構不同的代碼段。根據(jù)克隆代碼檢測的反饋粒度,相關工作通常以克隆對或克隆群(也稱克隆集合、克隆類)為基本單位進行克隆代碼的研究。克隆對是指存在克隆關系的一對代碼片段。克隆群代表一些克隆代碼的集合,同一克隆群內的任意兩個代碼片段可以構成克隆對,不同克隆群之間的克隆代碼通常不具有克隆關系。
圖1呈現(xiàn)了來自同一個克隆群的三段克隆代碼CF1、CF2和CF3。由克隆代碼類型的定義可知,CF1與CF2為Type2克隆關系、CF2與CF3為Type2克隆關系、CF1與CF3也構成了Type2克隆關系。在這三段代碼中,只有函數(shù)名以及一處標識符不同,所以三者之間均可構成Type2類型克隆對。
1.2克隆演化與克隆譜系
隨著軟件需求的不斷增加,軟件需要不斷升級,軟件中的克隆代碼也可能隨著軟件演化而發(fā)生改變。在分析克隆代碼為軟件帶來的影響時,不但要研究軟件單一版本中的克隆,還要研究克隆代碼以時間為序的演化問題[3-4]。基于此,一些研究者從宏觀上分析了克隆代碼的數(shù)量或密度隨著多版本演化的變化情況[5-6],從微觀上利用演化模式來研究克隆代碼的演化過程也受到研究者的廣泛關注[7]。
Kim等[8]在2005年最早提出了克隆譜系的概念,并用克隆譜系抽取工具對克隆代碼的演化進行分析[9]。隨后,借助于克隆譜系研究克隆代碼便在該領域成為了一種基本研究方法。例如,Zibran等[10]借助克隆譜系對軟件演化過程中克隆代碼的去除活動進行了研究。Saha等針對17款C、C++、Java及語言的開源軟件進行了關于克隆譜系的實證研究[11],并發(fā)現(xiàn)大部分克隆群在演化中要么不發(fā)生句法上的不一致改變,要么會發(fā)生一致性的改變。雖然克隆譜系已經被廣泛用于克隆代碼演化研究,然而針對克隆譜系構建方法本身的研究卻相對較少。目前構建克隆譜系的方法主要可以分為4種,分別為基于版本控制系統(tǒng)(ControlVersion System, CVS)或SVN(Subversion)、基于增量克隆檢測、基于克隆區(qū)域描述符(Clone Region Descriptor, CRD)以及基于相似度距離函數(shù)。
基于版本控制系統(tǒng)的方法通常借助SVN或CVS中的修改日志來計算相鄰版本間克隆代碼的變化情況實現(xiàn)對克隆代碼進行演化跟蹤,進而按照時序關系合并修改信息,得到克隆譜系。由于該方法以某一選定版本中的克隆代碼作為起源并進行跟蹤,很難處理軟件后續(xù)版本中新增的克隆代碼。
Gde等[12]使用增量克隆檢測技術構建了克隆譜系,然而該方法只適合處理給定版本的軟件,當有新的版本加入后,整個方法需要重新執(zhí)行,時空消耗均非常高,所以該方法難以靈活應對具有新增版本的克隆譜系構建工作。
基于相似度距離函數(shù)的方法通常要結合抽象語法樹(Abstract Syntax Tree, AST)、Token等代碼中間表示形式,該類方法的核心算法時空復雜度相對偏高。Bakota[13]提出了一種的基于相似度距離函數(shù)并結合抽象語法樹的克隆譜系構建方法,并針對軟件的多個版本進行了克隆代碼的演化研究。Ying等[14]提出了基于Token與源碼相結合的克隆譜系構建方法,但該方法只能在Linux系統(tǒng)下處理C語言的Type1和Type2類型的克隆代碼,對其他程序設計語言或其他克隆類型的演化研究存在著很大的局限性。Saha等[15]提出了基于文本并結合代碼位置信息的方法構建了克隆譜系。該方法首次對Type3克隆代碼進行了克隆譜系的構建研究,然而由于該方法需要處理文件位置變化、方法重命名等問題導致了構建方法較為復雜。
基于CRD的方法在構建克隆譜系時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果代碼某些部分(如循環(huán)終止條件、代碼的嵌套結構、條件語句的分支謂詞等)發(fā)生變化,則可能會導致CRD的失效,這將嚴重影響克隆譜系構建的全面性和準確性。Meng等[16]基于CRD確立了相鄰版本間克隆群映射關系,然后基于二元關系合成方法研究了克隆譜系的構建。
1.3克隆演化模式與演化特征
克隆演化模式從微觀上體現(xiàn)了克隆代碼隨著軟件不同版本的演化而發(fā)生的變化情況。雖然不同研究問題針對克隆演化模式的分類有所不同,但對相同或相似的克隆演化行為的分類大致相同。根據(jù)匹配粒度及版本長度,可以將克隆演化模式大體上分為3類。
第1類是克隆群在兩個版本間的演化模式。Kim等[8]最早開展了相關研究,將演化模式分為無變化、增加、去除、一致變化、不一致變化和位移6種模式。Ying等[14]以Kim等[8]的演化模式概念集為出發(fā)點,識別了除位移模式以外的其他5種模式。
第2類是克隆片段在兩個版本間的演化模式。Bakota等[17]介紹了4種不同的克隆片段演化方式,包括消失克隆實例、發(fā)生克隆實例、移動克隆實例以及遷移克隆實例。
第3類是研究克隆群在多個版本中的長期演化模式,包括延遲傳播(Late Propagation, LP)模式以及獨立演化模式等[18-19]。
克隆代碼演化特征可以從生命周期以及譜系結構等視角對克隆代碼的演化過程進行分析。各類演化模式出現(xiàn)的時間及位置信息可以反映克隆代碼的變化方式。克隆代碼的演化特征將為克隆演化分析提供最基本的參考信息。長期性的克隆演化模式與演化特征將為軟件后期開發(fā)及維護活動提供更多具有決策性的意見。
1.4基于主題建模技術研究軟件演化
近年來,主題建模技術已不斷地應用于軟件工程領域。Kuhn等[20]將主題建模技術應用于代碼分析,并嘗試從中挖掘出代碼的功能性主題;Thomas等[21]驗證了利用主題建模技術進行軟件演化分析是具有可行性的,并利用主題建模技術研究了軟件的演化情況[22];Asuncion等[23]將主題建模技術用于軟件的可追蹤性研究;金靖等[24]運用潛在狄利克雷分配(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 LDA)模型識別代碼功能以支持軟件開發(fā)人員對代碼進行良好的理解與復用;張瑞霞等[25]通過LDA主題模型針對軟件相鄰版本中的克隆群進行了映射研究,但并未構建克隆譜系也未深入分析克隆代碼的演化模式和演化特征;Phan等[26]分析比較了LDA、概率隱語義分析(Probability Latent Semantic Analysis,PLSA)、潛在語義分析(Probability Semantic Analysis,LSA)等主題模型,并證明了LDA在挖掘文檔潛在語義時比其他模型表現(xiàn)更佳。
1.5小結
通過分析、總結上述相關研究現(xiàn)狀可知,現(xiàn)有克隆譜系構建方法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依賴代碼位置信息且構建流程相對繁瑣。
2)無法處理軟件在演化過程中新增的克隆代碼。
3)代碼語句格式對克隆譜系的構建存在影響。
4)不能處理Type3及Type4克隆代碼。
5)可移植性較差、編程語言不可擴展。
6)嚴重依賴特定的克隆代碼檢測工具。
本文提出了一種基于主題建模技術的克隆譜系構建方法,通過映射克隆代碼的主題信息進行克隆譜系的構建。與基于相似度距離函數(shù)的方法相比,本文方法不需要代碼的中間表示形式(如Token、AST),流程相對簡單;與基于增量克隆檢測的方法相比,本文針對新增版本的克隆譜系構建而言具有良好的可擴展性。因為本文方法只需根據(jù)增版本中克隆代碼的主題信息即可擴展原有克隆譜系,而基于增量克隆檢測的方法則需要重新執(zhí)行整個構建過程;與基于CRD的方法相比,本文方法直接利用主題信息構建譜系,避免了由于循環(huán)終止及條件語句的變化等情況造成的相鄰版本間克隆代碼映射失敗或錯誤的問題。此外,由于本文借助于代碼的主題信息,所以能支持多種程序設計語言及多種代碼粒度的克隆譜系構建研究,而且能夠有效處理Type3甚至Type4克隆代碼,而不僅局限于Type1和Type2克隆。本文方法不依賴任何特定的克隆代碼檢測工具,只需運用主題模型從克隆檢測結果中抽取主題即可。本文將在原型系統(tǒng)的實現(xiàn)中將克隆代碼檢測工具視為插件,以支持多種克隆檢測工具。
自Kim等[8]提出克隆譜系概念以及克隆演化研究中所使用的6種模式后,該領域研究者大多以其作為基準框架進行克隆代碼的演化研究,即便有新的模式提出也只是針對部分或個別演化現(xiàn)象而言,例如LP模式[18-19]。
通過分析現(xiàn)有研究中的克隆演化模式可以發(fā)現(xiàn),前期研究者們不區(qū)分視角地分析各種演化模式,例如Kim等[8]提出的6種模式中,無變化、一致變化和不一致變化是針對克隆代碼的數(shù)量和文本內容而言的,而位移則是針對代碼位置的變化而言,增加和去除模式則是針對克隆群內代碼片段數(shù)量而言的。這些演化模式屬于不同的視角,但某些視角中顯然缺少一些演化模式來解釋不同的演化現(xiàn)象,例如Kim等[8]的模式中雖然包含了克隆群內代碼片段數(shù)量的增加與去除,但并未包含片段數(shù)量不變這一模式,這個模式與其提出的無變化模式是不沖突的,因為一個克隆群內的克隆片段數(shù)量不變的情況下,克隆代碼的文本內容是完全可以發(fā)生改變的。
本文區(qū)分視角地重新定義了傳統(tǒng)意義上的克隆演化模式,并提出了新的演化模式,將從克隆群生存情況、克隆群內片段數(shù)量與克隆代碼片段內容這三個視角來分析克隆代碼的演化模式,這使得不同演化模式之間的區(qū)別更加清晰,模式識別的方法也將會變得簡單。
通過分析1.4節(jié)的相關研究可知,基于主題建模技術的軟件演化分析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并且這些研究問題充分證明了主題建模技術是可以用于軟件工程領域中的眾多問題,包括軟件的理解與演化分析等。LDA已經被廣泛并成熟地運用在人工智能及自然語言處理等領域,而且文獻[20-26]可以充分說明利用LDA進行軟件演化分析是可行的。本文將使用LDA對克隆代碼進行主題建模分析,從而根據(jù)克隆代碼的主題信息進行克隆群映射、演化模式識別及克隆譜系構建等工作。
2演化模式識別及克隆譜系構建方法
本文的克隆譜系構建方法主要分為5個核心步驟:
第1步針對軟件多版本分別進行克隆代碼檢測并獲取克隆檢測結果;
第2步以克隆群為基本單位進行克隆代碼的主題信息抽取;
第3步進行克隆群以及克隆片段的映射;
第4步識別各類克隆演化模式、分析克隆演化特征;
第5步合并映射結果與克隆演化模式,完成克隆譜系的構建工作。
主要流程如圖2所示。
2.1克隆檢測及代碼主題抽取
克隆檢測是克隆代碼研究領域中的基礎性、必要性工作,克隆檢測的反饋結果能為克隆代碼分布分析、演化分析、重構分析等研究提供最基本的數(shù)據(jù)支持。本文借助現(xiàn)有克隆代碼檢測工具對軟件的多個版本進行克隆代碼檢測。選取了CloneDetective[27]以及本文的前期研究開發(fā)的克隆代碼檢測工具FClones[28]作為本文實驗時所使用的克隆代碼檢測工具。CloneDetective能有效檢測Java語言的Type1、Type2和Type3克隆代碼,F(xiàn)Clones能有效檢測C語言的Type1、Type2和Type3克隆代碼。這兩款工具的克隆代碼檢測結果將為本文的克隆譜系構建研究提供基礎性數(shù)據(jù)。
當軟件多個版本的克隆檢測完成后,每個版本中都會含有一定數(shù)量的克隆群,而相鄰版本間的克隆群映射是構建整個克隆譜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軟件的每個版本中,由于同一克隆群內的克隆代碼有較高的語法及語義的相似性,而不同克隆群之間克隆代碼的相似程度卻較低。所以,相鄰版本中對應的克隆群之間的主題信息具有較高的相似性,而非對應的克隆群之間的主題信息差異較大。基于此,本文以克隆群為基本單位進行克隆代碼的主題信息抽取,并基于主題的相似性進行版本之間的克隆群映射。
本文將使用LDA主題模型對克隆代碼進行主題信息抽取。抽取主題之前需對代碼進行預處理,方法參考了文獻[24]中使用的靜態(tài)分析以及切詞方法。經過切詞后還需針對部分單詞進行過濾處理,因為初步切詞的結果中會包含大量的編程語言關鍵字、Java開發(fā)工具包(Java Developers Kit, JDK)中的類名和接口名及英文中常見的停用詞。過濾之后的結果作為主題模型的輸入數(shù)據(jù),然后利用LDA對克隆群抽取主題。抽取結果中包含了不同克隆群主題對應的主題詞,本文以克隆群主題詞集合的相似性作為克隆群映射的基本依據(jù)。
2.2克隆群映射
針對版本間克隆群主題詞集合的相似性計算問題,本文使用Jaccard相似度計算模型,之所以采用此計算模型是考慮了每個克隆群的主題詞集可視為一個集合,因此可以利用該模型計算兩個克隆群主題詞集之間的相似程度。Jaccard相似度模型計算兩個集合A與B的相似度如式(1)所示:
JaccardSim(A,B)=A∩B/A∪B(1)
針對多版本克隆群映射問題,本文設計了映射算法,如算法1所示。算法思想為:按照版本時序關系,每個克隆群在后一版本中先尋找一個最相似的克隆群作為后繼進行映射,此為第一輪映射。之后,對于任意一個沒有前驅的克隆群,在其前一版本中尋找前驅,如果找到滿足條件的克隆群則進行映射;對于任意一個沒有后繼的克隆群,在其后一版本中再次尋找后繼,如果找到滿足條件的克隆群則進行映射,此為第二輪映射。第二輪映射完成后,對于任意一個無后繼的克隆群,從其下下版本開始,找一個與其最相似的而且無前驅的克隆群,如果找到滿足條件的克隆群則進行映射并結束尋找,此為第三輪映射。至此所有克隆群映射工作完成。
算法1Clone Group Mapping。
有序號的程序――――――――――Shift+Alt+Y
程序前
1)
for each version∈versions do
2)
for each cg∈version do
3)
cg.pre=[],=[]
4)
end for
5)
end for
6)
for each version∈versions do
7)
for each cg∈version do
8)
(cg.findNext
9)
end for
10)
end for
11)
for each version∈versions do
12)
for each cg∈version do
13)
if cg.pre==[] then
14)
cg.pre.append(cg.findPre(version.pre))
15)
end if
16)
end for
17)
end for
18)
for each version∈versions do
19)
for each cg∈version do
20)
if ==[] then
21)
(cg.findNext
22)
end if
23)
end for
24)
end for
25)
for each version∈versions do
26)
for each cg∈version do
27)
nextVersion=.next
28)
while ==[] and nextVersion do
29)
if cg.findNext(nextVersion) then
30)
break
31)
nextVersion=
32)
end if
33)
end while
34)
end for
35)
end for
程序后
在算法1中,Vi和Vi+1分別代表軟件中的兩個相鄰版本,CGi, j代表版本Vi中編號為j的克隆群,CGi, j.pre記錄CGi, j映射到了前一版本(或更前版本)中對應的克隆群編號信息。CGi, j.next記CGi, j映射到了后一版本(或更后版本)中對應的克隆群編號信息。在映射算法中,首先將當前版本Vi中的所有克隆群CGi, j的后繼初始化為空,將后一版本Vi+1中所有克隆群的前驅初始化為空,然后再進行三輪映射。findNext和findPre函數(shù)分別代表在某一版本中為當前克隆群尋找后繼克隆群、前驅克隆群并返回相應的克隆群的編號信息。version.pre和分別代表當前版本的前一版本及后一版本。
在算法1中,相鄰版本間克隆群映射的條件相對嚴格,對于當前版本Vi中的任一克隆群CGi, j而言,在后一版本Vi+1中映射到的克隆群CGi+1,k是所有Vi+1的克隆群中與CGi, j的主題相似度最高的,而不是僅僅在滿足相似度閾值的情況下即可進行映射。這樣的映射規(guī)則保證了每一對映射包含的兩個克隆群都有非常高的主題相似度。克隆群映射過程中,主題相似度閾值直接影響映射結果,參照了前期研究[25]中采用的克隆群映射相似度閾值,本文將主題相似度閾值暫設為0.8,但該值并非固定,本文將在原型工具的實現(xiàn)以及后續(xù)研究中對該閾值的設定問題進行更詳細的研究。
克隆群映射完成后,除起始本中的克隆群沒有前驅、最終版本中的克隆群沒有后繼以外,如果某一克隆群未能找到其前驅,則說明該克隆群是新增克隆群,如果某一克隆群未能找到其后繼,則說明該克隆群在軟件演化的過程中可能被移除。克隆群的前驅與后繼信息將有助于判斷克隆代碼的演化模式類型。
圖3呈現(xiàn)了某款軟件多版本中的部分克隆群映射效果。圖中每一豎排圓點代表一個版本中的不同克隆群,每條線段代表映射關系,不同灰度和大小的圓形及線段代表了不同的映射關系與演化模式。
2.3克隆片段映射
由于單純的克隆群映射還不能夠呈現(xiàn)更多的克隆代碼演化信息,例如不一致變化等。所以,在相鄰版本間的克隆群映射完成后,還需要針對兩個對應克隆群內的克隆代碼片段進行映射,以便識別出更多的克隆代碼演化模式與演化特征。由于存在映射關系的兩個克隆群內的克隆代碼片段之間的相似程度相對較高,導致代碼主題信息區(qū)分度不大,所以片段映射時不能再次利用代碼的主題信息進行匹配。
在Ying等[14]及Saha等[15]的克隆譜系構建研究中,克隆片段的映射主要參考了位置信息,例如Saha等[15]在映射克隆代碼片段時,如果其所在的文件名、函數(shù)名及起止行號不變,在不匹配克隆代碼內容的情況下就直接進行映射。該類方法雖然能夠較快地進行片段映射,但針對函數(shù)重命名以及代碼位置變化時,容易造成映射錯誤。如果文件名、函數(shù)名等屬性不一致時,則還需要根據(jù)代碼文本內容或中間形式進行克隆片段的映射。如果不考慮文件的位置屬性而僅僅通過代碼相似性來映射克隆片段,則可能由于克隆代碼的位置改變而造成映射的偏差,所以為了綜合考慮克隆代碼片段的位置信息以及克隆代碼本身的相似性,本文針對克隆代碼片段映射任務定義了4種距離。
1)目錄距離。兩段克隆代碼所在目錄的相似程度。本文考慮了軟件演化過程中某些路徑名可能出現(xiàn)較小的修改,例如將某一目錄名“temp”改為“tmp”等,所以計算目錄相似度時不宜采用嚴格的字符串匹配。本文采用編輯距離來衡量兩個目錄的距離,這樣避免了由于個別目錄名修改而造成映射錯位等問題。與Ying等[14]的克隆片段映射方法相比,本文考慮了目錄名可能修改的情況,所以對位置屬性的處理更為合理。
2)文件名距離。與目錄距離的定義類似,文件名距離是指文件名之間的編輯距離。之所以將目錄距離與文件名距離分開考慮是因為很大一部分克隆代碼會來自于同一源代碼文件,所以利用文件名距離輔助判斷克隆代碼片段映射關系可以大大減少其他距離的計算量。
3)簽名距離。在本文中,簽名是指能夠代表一段代碼的一個字符串,例如函數(shù)的簽名可以為函數(shù)名和參數(shù)列表。簽名距離為兩個代碼段對應的簽名之間的編輯距離,簽名距離可以在路徑距離及文件名距離都相同時進一步來判斷克隆代碼之間的相似度,因此可以用于克隆片段映射。
4)文本距離。文本距離的計算首先將源代碼視為字符串,進而通過計算字符串的編輯距離得出克隆代碼的文本距離。當待映射的克隆片段之間具有相同的目錄距離、文件名距離、簽名距離時,利用文本距離可以最終判斷克隆片段的映射關系。本文不僅僅使用文本距離進行作為克隆片段的映射依據(jù)是考慮了片段映射的效率問題,前3種距離的計算量相對較少,可以大大節(jié)省克隆片段映射的時間。
為了綜合利用上述4種距離屬性進行映射,制訂了以下具有優(yōu)先級的映射規(guī)則進行克隆代碼片段映射,假設相鄰版本中已經映射的兩個克隆群分別為CG與CG′。它們所包含的克隆片段的映射步驟為:
步驟1對于克隆群CG中的任一克隆片段CF與CG′中的所有克隆片段計算目錄距離,CF選擇與其目錄距離最小的克隆片段進行映射,已經映射的克隆片段不能再次參與映射。
步驟2如果目錄距離相等,CF選擇與其文件名距離最小的克隆片段映射,已經映射的克隆片段不能再次參與映射。
步驟3如果文件名距離相等,CF選擇與其簽名距離最小的克隆片段映射,已經映射的克隆片段不能再次參與映射。
步驟4如果簽名距離相等時,CF選擇與任意一個文本距離最小的克隆片段映射,已經映射的克隆片段不能再次參與映射。
克隆片段的映射方法之所以不再使用類似克隆群的映射方法是考慮了克隆片段可能存在新增、去除等情況,所以可能存在克隆片段映射不完全的情況,即部分克隆片段未能與相鄰版本間的其他克隆片段建立映射關系,但這類信息將有助于克隆群容量演化模式及克隆代碼片段內容層面演化模式的分析。
2.4克隆演化模式及其識別
當相鄰版本間克隆群映射完成后,即可識別克隆群層面的演化模式。針對克隆群層面演化模式主要涉及到克隆群本身的生存情況以及群內包含克隆代碼片段的數(shù)量的變化情況。
與其他研究方法相比,本文將克隆群與克隆片段的演化模式分開研究使得各種模式具有更加清晰的視角。Kim等[8]將演化模式分成6種,與本文所用模式不同的是,Kim等[8]的方法考慮了位移模式,即克隆代碼的位置發(fā)生了改變。本文方法更關注克隆群及克隆代碼內容上的改變,所以不考慮位移模式,取而代之,本文將簡單模式、復活模式與合并模式引入到演化模式概念集中。復活模式的產生意味著克隆代碼存在延遲傳播現(xiàn)象的可能。延遲傳播是指一些克隆代碼在演化過程中出現(xiàn)過內容的不一致改變而分離,而在后續(xù)版本中又重新變?yōu)榭寺£P系。克隆代碼的延遲傳播研究將有助于分析克隆代碼與Bugs的關系[18-19],所以復活模式值得深入研究。
本文針對克隆群演化而言主要研究兩種視角下的九種演化模式,分別為克隆群生存視角下的6種模式包括:新生模式、消失模式、分支模式、合并模式、復活模式、簡單模式;以及克隆群內片段數(shù)量視角下的3種模式,包括:增加模式、去除模式和保持模式。每種模式的基本定義如下:
新生模式當前版本中的某一克隆群與前續(xù)版本中的任何克隆群未能建立映射關系,即該克隆群無前驅。
消失模式當前版本中的某一克隆群與后續(xù)版本中的任何克隆群未能建立映射關系,即該克隆群無后繼。
分支模式當前版本中的某一克隆群在后一版本中與多個克隆群具有映射關系,即該克隆群具有多個后繼。
合并模式當前版本中的某一克隆群在前一版本中與多個克隆群具有映射關系,即該克隆群具有多個前驅。
復活模式某一克隆群在演化過程中先經歷消失模式,而后又經歷新生模式,即該克隆群“死而復活”,為復活模式。
增加模式當前版本中的某一克隆群與前一版本中對應克隆群相比,包含克隆代碼片段的數(shù)量有所增加。
去除模式當前版本中的某一克隆群與前一版本中對應的克隆群相比,包含克隆代碼片段的數(shù)量有所減少。
保持模式當前版本中的某一克隆群與前一版本中對應的克隆群相比,包含克隆片段的數(shù)量保持不變。
簡單模式當前版本中某一克隆群有唯一的前驅克隆群和唯一的后繼克隆群,而且前驅和后繼克隆群都存在于相鄰版本中,演化過程相對簡單,沒有發(fā)生過新生、消失、合并、分支以及復活演化模式。
克隆群映射完成后,克隆群層面的演化模式識別即可進行。由各類模式的定義可知,如果克隆群無前驅則發(fā)生了新生模式;如果克隆群無后繼則發(fā)生了消失模式;如果克隆群有多個前驅則發(fā)生了合并模式;如果克隆群有多個后繼則發(fā)生了分支模式;如果克隆群先發(fā)生了消失模式而后又出現(xiàn)新生模式則產生了復活模式;其余模式均為簡單模式。
圖4呈現(xiàn)了某軟件系統(tǒng)6個連續(xù)版本中的部分克隆群的演化情況。其中:矩形代表軟件系統(tǒng)的版本,圓形代表克隆群,箭頭代表映射關系。由映射信息可知,B1和C3克隆群均發(fā)生了分支模式(例如B1分化為C1和C2),B2克隆群發(fā)生了消失模式,C4克隆群發(fā)生了復活模式,E1克隆群發(fā)生了合并模式,其余均為簡單模式。
圖5呈現(xiàn)了某克隆群CG在4個版本中的演化過程;同時呈現(xiàn)了克隆群內克隆片段數(shù)量的變化情況,其中圓形代表克隆群CG,正方形代表克隆代碼片段。顯然,CG在V1到V2的演化過程中增加了克隆片段,即發(fā)生了增加模式;在V2到V3的演化過程中去除了克隆片段,即發(fā)生了去除模式;在V3到V4的演化過程中,群內片段數(shù)量保持不變,即屬于保持模式。
此外,本文還研究了3種克隆代碼片段內容層面的演化模式,包括:無變化模式、一致變化模式和不一致變化模式。每種模式的基本定義如下:
無變化模式在相鄰版本間對應的克隆群內,所有參與了片段映射的克隆代碼片段的內容都未發(fā)生改變。
一致變化模式在相鄰版本間對應的克隆群內,所有參與了片段映射的克隆片段的內容作了一致改變。
不一致變化模式在相鄰版本間對應的克隆群內,所有參與了片段映射的部分或全部的克隆代碼片段內容做了不一致改變。
克隆片段演化模式與克隆群演化模式不同,克隆片段模式僅僅針對克隆片段內容層面在相鄰版本間的演化而言。本文將克隆片段演化模式分為3種,但這3種模式與Kim等[8]提出的相關演化模式存在差異。在本文中,這3種模并不涉及克隆群層面的演化,而在Kim等[8]的研究中,這3種模式既涉及到克隆群層面的演化同時又涉及到克隆代碼內容層面的演化,視角混淆。本文將這3種模式重新定義,視角明確,有較好的層次感,更加清晰,易于理解。
圖6呈現(xiàn)了某克隆群CG內的克隆代碼片段在4個相鄰版本間的演化過程,其中圓形代表克隆群,正方形代表克隆代碼片段,不同填充顏色及邊框代表克隆代碼片段內容發(fā)生了不同的改變。在V1到V2的演化過程中,群內所有克隆代碼片段發(fā)生了內容上的一致變化;在V2到V3的演化過程中,克隆代碼片段發(fā)生了內容上的不一致變化;在V3到V4的演化過程中,也發(fā)生了內容上不一致變化,而且還增加了克隆代碼片段。由此可見,不同視角的克隆演化模式可能會同時發(fā)生,所以區(qū)分視角的克隆演化模式分析是十分必要的,這將為克隆演化的后期研究提供更加清晰和明確的思路。
針對上述3種克隆片段演化模式,本文先識別無變化模式,即對應克隆群內的所有參與映射的克隆代碼片段內容不變。這種模式識別較為簡單,可以將代碼元素的變化情況作為參考,求出對應克隆片段源代碼的差異,從而確定是否改變。如果在對應克隆群內所有參與映射的克隆代碼內容不變,則為無變化模式。識別無變化模式完成后,可識別一致變化和不一致變化模式。如果參與映射的部分或全部克隆代碼內容發(fā)生了改變,先求出所有對應克隆代碼片段的差異,然后計算這些差異的相似情況。如果所有差異相同,則為一致變化模式,否則為不一致變化模式。本文將借助Diff工具對克隆代碼片段內容層面的演化情況進行分析,從而給出克隆代碼片段的演化模式。
2.5克隆演化特征
克隆代碼映射關系中包含了大量的克隆代碼演化信息。基于已構建的克隆代碼映射關系,本文從克隆演化模式、克隆生命周期以及克隆代碼數(shù)量增長率等方面選取克隆演化特征進行分析。克隆演化模式提供了豐富的演化信息,便于研究和理解克隆演化現(xiàn)象。克隆生命周期能夠反映克隆群在演化過程中所經歷的版本數(shù)量。此外,克隆演化特征還可用于克隆代碼相關問題的預測研究,例如可用代碼的有害性及穩(wěn)定性預測等問題。
2.5.1演化模式的數(shù)量特征
通過對各類克隆演化模式進行統(tǒng)計,可以發(fā)現(xiàn)克隆群在軟件的演化過程中主要進行了哪種改變方式。統(tǒng)計某一克隆群經歷各種演化模式的數(shù)量可以宏觀地了解克隆群的演化情況。演化模式的數(shù)量特征可以從側面反映一款軟件中大部分克隆代碼是否穩(wěn)定,如果簡單模式與無變化模式數(shù)量較多,則說明大部分克隆代碼的演化相對穩(wěn)定。而其他模式的數(shù)量較多,則可以反映某些克隆群在演化過程中比較多變,穩(wěn)定性較差。在研究克隆代碼的穩(wěn)定性或有害性時,克隆代碼所經歷的某些演化模式可能作為判斷其性質的決定性因素。例如,如果某個克隆群在演化過程中頻繁發(fā)生一致或者不一致變化模式,則該克隆群必然占據(jù)了過多的維護成本,可
2.5.2克隆代碼的生命周期
對于一個克隆群而言,其所經歷的版本數(shù)量就是其生命周期。克隆群的生命周期可以明確反映克隆群在演化過程中存在時間的長短。對于生命周期較長而且演化相對穩(wěn)定的克隆群,可以建議開發(fā)或維護人員進行簡單的跟蹤。對于生命周期比較短暫的克隆,通過分析其引入因素及去除因素,可以總結一些有意義的開發(fā)及維護策?
2.5.3克隆代碼數(shù)量結構特征
在軟件的演化過程中,克隆代碼片段可能被增加或去除,因此,克隆群以及克隆代碼片段數(shù)量的增長比可以直接反映克隆代碼整體數(shù)量結構的變化情況。克隆群與克隆代碼片段的數(shù)量比則可以直接反映克隆代碼在演化過程中整體的繁殖量。克隆代碼的數(shù)量結構特征可以在宏觀上反映軟件系統(tǒng)中克隆代碼所占比重的變化情況。在實際的軟件開發(fā)或維護環(huán)境中,如果發(fā)現(xiàn)克隆代碼的整體繁殖能力越來越強,則可以考慮重構或去除某些克隆代碼,
2.6克隆譜系構建
克隆譜系是指克隆代碼在軟件多個版本演化過程中變化情況的記錄信息。將克隆譜? 當相鄰版本間的克隆群映射、對應克隆群之間的克隆代碼片段映射、克隆演化模式識別及克隆演化特征分析完成后,按照版本的時序,將所有演化信息合并得到克隆譜系。從宏觀結構層面來看,克隆譜系主要是根據(jù)克隆群映射關系連接而成的拓撲結構。克隆譜系反映了克隆代碼在軟件的演化過程中是如何產生、繁殖和去除的。克隆譜系中的每個克隆群都記錄了對應的演化模式信息,其內部包含的克隆代碼片段也各自記錄了微觀層面的片段映射關系以及片段演化模式。
本文克隆譜系結構與前期相關研究中的克隆譜系結構明顯不同。在前期相關研究中,其克隆譜系結構主要為克隆群粒度層面的樹形結構,而本文構建的克隆譜系不再為樹形結構,而是拓撲結構。在前期相關研究中,克隆演化模式的概念幾乎全部來自于Kim等的研究[8],僅限于大約6種模式,而且各個模式之間不分視角,結構不清晰。此外,前期相關工作也并為分開視角地考慮到克隆群的合并模式與復活模式,所以其克隆譜系的構建工作中還關注了克隆直系與克隆家系的概念。克隆直系描述了某一克隆群的單支演化過程,克隆家系描述了起源于同一個克隆群的所有克隆直系的演化過程。雖然本文研究方法拓展了傳統(tǒng)意義上的克隆譜系結構,但是克隆直系與克隆家系的子結構仍然可以在本文方法構建的克隆譜系中找到,因為并非所有克隆群都經歷合并或者復活模式。除了克隆直系與克隆家系以外,本文將引入克隆族系的概念,克隆族系描述了起源于或合并于不同克隆群的所有直系克隆及家系克隆。由于合并及復活演化模式的存在,某一些克隆群的起源并非前續(xù)版本中的單一克隆群,而可能是經由多個克隆群合并之后演化而來,克隆族系將更加有助于分析克隆群的合并或重構問題。
圖7展示了克隆譜系的基本結構,其中圓形代表克隆群,正方形代表克隆代碼片段,箭頭代表映射關系,不同的灰度及字母分別代表了克隆代碼的模式及編號。
3實驗與分析
3.1數(shù)據(jù)來源
本文分別針對4款開源軟件的多個版本進行了克隆譜系的構建研究。使用了CloneDetective[27]和FClones[28]克隆代碼檢測工具以函數(shù)粒度進行克隆檢測。4款開源軟件的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本文所選取的開源軟件常被軟件工程領域研究者作為基礎的實驗數(shù)據(jù)使用,具有一定代表性。例如Lin等[29]在研究克隆代碼模式時使用了jedit以及jhotdraw等開源軟件作為研究對象。針對這些開源軟件的實驗數(shù)據(jù)能為本文的后續(xù)對比研究作一定的鋪墊。選取這些開源軟件還考慮了不同程序設計語言及不同功能的軟件,而且這些開源軟件一直被良好地開發(fā)與維護,擁有較多的版本,含有豐富的克隆代碼。能為克隆演化研究提供基礎性數(shù)據(jù)。
3.2實驗結果及分析
實驗中,在相鄰版本間克隆群映射時,主題相似度閾值設定參照了前期相關研究[25],將閾值暫設為0.8,但是該閾值并非固定不變,本文將在后續(xù)研究中對此值的選取問題進行更為細致深入的研究。通過對4款軟件系統(tǒng)構建克隆譜系,得出了每款軟件中的克隆群在演化過程中表現(xiàn)在生存層面的演化模式數(shù)量,各類演化模式數(shù)量統(tǒng)計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本文新提出的克隆演化模式在克隆代碼演化過程中確實存在,而且占有一定數(shù)量。例如,在jhotdraw的16個版本的演化過程中,出現(xiàn)了3次合并模式;在ffmpeg的29個版本中,出現(xiàn)了8次合并模式以及20次復活模式。復活模式將為克隆代碼與Bugs的研究提供更多參考信息,因此本文所提出的新的演化模式具有更深層次的研究意義。
此外,實驗還統(tǒng)計了克隆群在容量層面的演化模式,包括克隆群內片段數(shù)量的增加、去除以及保持3種模式,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克隆群在容量層面發(fā)生克隆代碼片段增加及去除模式也出現(xiàn)了多次,這說明了克隆代碼在演化過程中是非常可能再次被復制重用或刪除。在jhotdraw及ffmpeg中,克隆群容量發(fā)生多次增加及去除模式,而在jedit及bluefish中該類演化模式數(shù)量則相對較少。由此可知,各類演化模式在不同功能、不同程序設計語言、不同開發(fā)團隊、不同規(guī)模的軟件系統(tǒng)中均有可能發(fā)生。
除了分析粗粒度的克隆演化模式以外,本文還針對細粒度的克隆代碼演化情況進行了分析。從克隆代碼片段的內容層面,分析了同一克隆群內的克隆代碼片段在版本之間的變化情況。包括無變化模式、一致變化模式和不一致變化模式。此層面的各類演化模式數(shù)量如表4所示。由表4可知,絕大多數(shù)(平均約90%)克隆克隆代碼在演化過程中基本不變;平均約10%的克隆代碼發(fā)生了改變,而發(fā)生一致改變的克隆代碼較多,平均約為6.5%,發(fā)生不一致改變的克隆群最少,平均約為4.4%。這也說明了絕大多數(shù)克隆代碼在演化過程中不會被修改,而被修改的克隆代碼超過一半被一致性地修改了,僅有一少部分被不一致地修改。本文將在后續(xù)研究中繼續(xù)關注引起克隆代碼不一致性修改的原因及其為軟件開發(fā)及軟件維護帶來的利弊。
本文除了關注克隆代碼演化模式之外,還統(tǒng)計了克隆群的生命周期,如表5所示。由表5可知,大部分克隆代碼在軟件演化過程中并未生存較長時間,而僅有一小部分克隆代碼在演化過程中一直穩(wěn)定地生存下來。生存時間不超過軟件整體生命周期40%的克隆群數(shù)大約為總數(shù)的67%。生存時間超過軟件整體生命周期80%的克隆群數(shù)大約為總數(shù)的6%。剩余部分克隆群的生命周期約占軟件整體生命周期的27%。
克隆代碼在演化過程中會伴隨著克隆群的消失與新生模式,但克隆群及克隆代碼片段的數(shù)量會隨著軟件演化的推進而增多,表6給出了克隆群數(shù)量及克隆代碼數(shù)量在軟件版本演化過程中的數(shù)量增長比率。
由表6可知,這4款開源軟件中的克隆代碼幾乎全部以增加克隆代碼數(shù)量的方式演化。克隆群數(shù)量平均增長率約為24.1%,克隆代碼片段數(shù)的平均增長率約為17.4%。也有個別相鄰版本間存在著克隆群及克隆片段減少的情況,但這種情況比較少見。出現(xiàn)克隆代碼數(shù)目減少的原因可能包括克隆檢測工具閾值的固定性、克隆代碼修改量較大、克隆代碼被重構等。
克隆代碼的數(shù)量結構說明克隆代碼在軟件開發(fā)、維護、升級及重構等活動中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占據(jù)了軟件整體代碼的一定比例。克隆代碼的跟蹤、維護及管理將對軟件開發(fā)活動和軟件質量產生積極性的影響。
4結語
本文基于軟件多版本演化,根據(jù)克隆代碼主題信息構建版本間克隆代碼的映射關?
本文傳承了利用克隆代碼主題信息進行克隆群映射的工作,并繼續(xù)開展了克隆演化模式識別、演化特征分析以及克隆譜系構建的工作。發(fā)現(xiàn)了大部分克隆代碼(約90%)在演化過程中表現(xiàn)得相對穩(wěn)定,但仍然有部分克隆代碼在演化過程中比較多變,穩(wěn)定性較差。另外,本文還通過實驗驗證了新提出的克隆演化模式在克隆代碼演化過程中確有發(fā)生。還發(fā)現(xiàn)了大部分克隆代碼的生命周期并未超過軟件演化整體周期的50%。本文研究結論將為克隆代碼演化分析、克隆代碼的維護管理及重構任務提供更多參考信息。
本文的研究內容與實驗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包括:Type3克隆代碼內容層面的演化模式還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一致變化模式及不一致變化模式的判斷需要更加詳細合理的標準;克隆群映射準確性與全面性的評價需要研究;克隆譜系結果未進行良好的可視化等。
本文將在后續(xù)研究中陸續(xù)改進、完善不足之處,包括:選取更加適合分析克隆代碼的主題模型;為克隆群和克隆代碼片段映射工作構建測試集和自動化的評價框架;將克隆譜系的結果進行良好的可視化;研究各種演化模式與Bugs的關? 此外,將在下一步研究工作中,進一步考慮將所提方法與已有的一些經典的研究工作進行深入的對比分析;同時,分析不同方法中某些階段不同算法的選擇或不同參數(shù)的取值對最終結果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ROY C K, ZIBRAN M F, KOSCHKE R. The vision of software clone management: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Keynote paper) [C]// Proceedings of the 2014 IEEE Conference on Software Maintenance, Reengineering and Reverse Engineering. Piscataway, NJ: IEEE, 2014: 18-33.
[2]
BELLON S, KOSCHKE R, ANTONIOL G, et al. Comparison and evaluation of clone detection tools [J]. IEEE T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2007, 33(9): 577-591.
[3]
PATE J R, TAIRAS R, KRAFT N A. Clone evolu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J]. Journal of Software: Evolution and Process, 2013, 25(3): 261-283.
[4]
BARBOUR L, KHOMH F, ZOU Y. An empirical study of faults in late propagation clone genealogies [J]. Journal of Software: Evolution and Process, 2013, 25(11): 1139-1165.
[5]
LAGUE B, PROULX D, MAYRAND J, et al. Assessing the benefits of incorporating function clone detection in a development process [C]// Proceedings of the 1997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ftware Maintenance. Piscataway, NJ: IEEE, 1997: 314-321.
[6]
ANTONIOL G, VILLANO U, MERLO E, et al. Analyzing cloning evolution in the Linux kernel [J]. Information and Software Technology, 2002, 44(13): 755-765.
[7]
GDE N. Clone Evolution [M]. Berlin: Springer, 2011: 3-4.
[8]
KIM M, SAZAWAL V, NOTKIN D, et al. An empirical study of code clone genealogies [J]. ACM SIGSOFT Software Engineering Notes, 2005, 30(5): 187-196.
[9]
KIM M, NOTKIN D. Using a clone genealogy extractor for understanding and supporting evolution of code clones [J]. ACM SIGSOFT Software Engineering Notes, 2005, 30(4): 1-5.
[10]
ZIBRAN M F, SAHA R K, ROY C K, et al. Evaluating the conventional wisdom in clone removal: a genealogybased empirical study [C]// Proceedings of the 28th Annual ACM Symposium on Applied Computing. New York: ACM, 2013: 1123-1130.
[11]
SAHA R K, ASADUZZAMAN M, ZIBRAN M F, et al. Evaluating code clone genealogies at release level: an empirical study [C]// Proceedings of the 10th IEEE Working Conference on Source Code Analysis and Manipulation. Piscataway, NJ: IEEE, 2010: 87-96.
[12]
GDE N, KOSCHKE R. Studying clone evolution using incremental clone detection [J]. Journal of Software: Evolution and Process, 2013, 25(2): 165-192.
[13]
BAKOTA T. Tracking the Evolution of Code Clones [M]. Berlin: Springer, 2011: 86-98.
[14]
YING T, LI P Z, CHUN H W, et al. Extract function clone genealogies across multiple version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curity and Its Applications, 2015, 9(6): 167-182.
[15]
SAHA R K, ROY C K, SCHNEIDER K. gCad: a nearmiss clone genealogy extractor to support clone evolution analysis [C]// Proceedings of the 2013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ftware Maintenance. Piscataway, NJ: IEEE, 2013: 488-491.
[16]
MENG C, XIAO H, TIAN T, et al. A new clone group mapping algorithm for extracting clone genealogy on multiversion software [C]// Proceedings of the 2013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strumentation, Measurement, Computer, Communication and Control. Piscataway, NJ: IEEE, 2013: 848-853.
[17]
BAKOTA T, FERENC R, GYIMOTHY T. Clone smells in software evolution [C]// Proceedings of the 2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ftware Maintenance. Piscataway, NJ: IEEE, 2007: 24-33.
[18]
AVERSANO L, CERULO L, PENTA M D. How clones are maintained: an empirical study [C]// Proceedings of the 11st European Conference on Software Maintenance and Reengineering. Piscataway, NJ: IEEE, 2007: 81-90.
[19]
THUMMALAPENTA S, CERULO L, AVERSANO L, et al.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maintenance of source code clones [J]. Empirical Software Engineering, 2009, 15(1): 1-34.
[20]
KUHN A, DUCASSE S, GíRBA T. Semantic clustering: identifying topics in source code [J]. Information and Software Technology, 2007, 49(3): 230-243.
[21]
THOMAS S W, ADAMS B, HASSAN A E, et al. Validating the use of topic models for software evolution [C]// Proceedings of the 2010 IEEE Conference on Source Code Analysis and Manipulation. Piscataway, NJ: IEEE, 2010: 55-64.
[22]
THOMAS S W, ADAMS B, HASSAN A E, et al. Studying software evolution using topic models [J]. Science of Computer Programming, 2014, 80: 457-479.(無期)
[23]
ASUNCION H U, ASUNCION A U, TAYLOR R N. Software traceability with topic modeling [C]// Proceedings of the 32nd ACM/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New York: ACM, 2010: 95-104.
[24]
金靖,李萌,華哲邦,等。一種基于LDA和靜態(tài)分析的代碼功能識別方法[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13,49(15):27-31.(JIN J, LI M, HUA Z B, et al. Code function recognition approach based on LDA and static analysis [J]. 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Applications, 2013, 49(15): 27-31.)
[25]
張瑞霞,張麗萍,王春暉,等。基于主題建模技術的克隆群映射方法[J].計算機工程與設計,2015,36(6):1524-1529.(ZHANG R X, ZHANG L P, WANG C H, et al. Clone group mapping method based on topic modeling [J]. 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Design, 2015, 36(6): 1524-1529.)
[26]
PHAN X H, NGUYEN L M, HORIGUCHI S. Learning to classify short and sparse text & Web with hidden topics from largescale data collections [C]// Proceedings of the 1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orld Wide Web. New York: ACM, 2008: 91-100.
[27]
JUERGENS E, DEISSENBOECK F, HUMMEL B. Clonedetectivea workbench for clone detection research [C]// Proceedings of the 3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Piscataway, NJ: IEEE, 2009: 603-606.
[28]
張久杰,王春輝,張麗萍,等。基于Token編輯距離檢測克隆代碼[J].計算機應用,2015,35(12):3536-3543.(ZHANG J J, WANG C H, ZHANG L P, et al. Clone code detection based on Levenshtein distance of token [J]. Journal of Computer Applications, 2015, 35(12): 3536-3543.)
片段式作文范文字 12
這個冬天,在不經易中來到,沒有事先預兆,給人的只是驚訝!寒冷的冬天總是給人些許傷感,感覺瞬間這個世界被冬的冷氣深深包圍,郁郁濕潤的心情,抹不掉疊加的顫栗,或近或遠,或疲或倦,在這個讓人的思想有些沉重的季節(jié)里找不到一絲安慰!
偶爾翻開微信,竟然看到讓人有些醉意的圖片,那圖片就像仙境一般,又像童話世界,那思緒隨著圖片走入夢幻之中。邁著朦朧的碎步,一副奇異的景象已融入了天地之間,哇——霧凇,視野中的美景玲瓏剔透,讓人眩暈,好像那里的每一個人都處身在童話的夢幻之中,不能自拔,雪白的大地,傲然的霧凇,真是千里冰封萬里雪飄,讓人流連忘返。整個大地穿上了一件潔白的婚紗,就像是要出嫁的新娘,那樣的羞澀,那樣的溫柔,那樣的輕盈,那樣的嫵媚。
每根枝杈上都堆積著厚厚的雪花,就像開滿了白色的花朵,細看一下那醉人的枝杈,枯枝被棉白的雪花粘裹得像一個絨棒,細細的看還帶著毛刺,在光的折射下發(fā)著耀眼的光,那枝杈上的雪軟軟的,綿綿的好像能看穿每個雪花之間的縫隙,讓人有一種通透之感。讓人平添了一種愛惜之情,讓人陶醉,讓人心動。松柏上那如霧似煙的絨冠,彰顯著青松的挺拔,翠柏的高傲,讓人油然而生了一種敬意,一種崇拜。如此完美的壯觀的景象,真是不枉此生啊。
我久久的凝望在這霧凇的圖片當中,感受著它那如夢似幻的靈氣,品味這千姿百態(tài)的人生!我們感謝上蒼,恩賜給我們如此迷人的風景!
片段式作文范文字 13
總覺得,自己被桎梏在一個小小的世界里,繁鎖著,平庸著,固步自封著。我厭煩著,抱怨著,又無可奈何,終于將頭上的天空一并染成了灰色。
為什么會這么單調呢?日復一日,我低著頭,步履匆匆,不知在找尋什么,我討厭格式化,我不敢去想未來,我怕我像眼前的日子一樣平凡。
我的心底一片荒蕪。
又是一個平凡的一天。我睜眼看見空白的天花板,精確的編程再次運轉。洗刷,早餐,我坐在窗下學習,與往日沒有什么不同。十點,我合上作業(yè),去客廳看書。
似乎依然平凡,陽光在地板上投射出一扇窗,流動的光影像活靈靈的小魚兒,游著,游著,游到天上去。我的貓坐在這扇窗里蜷成了一個毛球,瞇著眼,任陽光的蒲公英蓬松松地在她毛發(fā)間停留,我捧了書,坐在沙發(fā)上,卻望向窗外,看云變成魚鱗,排列成島嶼。書頁半明半暗,邊角維卷,我看著看著,莫名的笑了。
披了衣服,外出走走,陽光和煦,天也藍的明快,風也不涼,倒暖的像春風了。河邊的樹黃綠交雜著,像填充了這個季節(jié)缺失的花的色彩,讓人心情愉快。
我張開雙臂擁抱這個世界,多么安適,多少美好,多么精彩。
回到家,陽光的魚兒仍在窗邊游動,我的貓也醒來,咬著窗臺的蘭草,書半敞在沙發(fā)上,手機上的音樂也還響著,依舊是多少平凡的一天啊。然而我心中已綠意盎然,一片蔥蘢。
我坐在窗邊,在透亮的藍天下讀書,心中是淡淡的安然和恬適。
平凡并不等同于平庸,人和日子都很平凡,因為平凡又何嘗不是意味著安穩(wěn)與美好呢?而我想,平凡最好的狀態(tài)就是在歲月靜好中不忘默默耕耘,在每一個平凡的日子里描繪精彩!
優(yōu)秀片段式作文 14
碎片串成線,線成環(huán),環(huán)成鏈,鏈成面。
本來,生活中的疑惑,就像是凌亂的拼圖碎片,總是少了一塊,找不到立足的基點。然后在突然的某一天,最重要的那一塊突然出現(xiàn)在眼前,終于一口氣將一切拼接了起來,發(fā)現(xiàn)了隱藏在生活后的真相。
生活真的就是這樣,很多事情你當時并不明白為什么,只是將它當作一個片段保留在記憶里,累積的片段逐漸增多,然后在一個毫無預見的瞬間,你拿到了最后的、最重要的一個片段。一切變得明朗起來,事件的真相也被揭開。
突然想起老潘的話:“有些問題當時并沒有告訴你們原因是因為你們無法理解,只有當一切的條件都具備時,我才能向你們解釋究竟是為什么。”
很多事情,很多道理。年少的我們并不理解,也不可能理解。但我們卻拼著自己的一股勁一定要找到一個滿意的結果,然后拼得傷痕累累,更加迷茫。
現(xiàn)在回想起來,那股子鉆研的勁頭真是傻極了。
其實我們不必現(xiàn)在就去探究人性的善惡,也不必現(xiàn)在就去思考人生的意義,很多東西,時候到了,自然會明了。
沒有量變就無法引起質變。
沒有時間的流逝,我們就不可能去明白人為什么要活著,也無從談起人生的意義。
不是不明白,只是時候還未到。
片段式作文范文字 15
前幾天,我無意中在《男孩與木柵欄》書讀到一篇文章。
文章講的是:一個小男孩,脾氣很暴燥。有一天,父親在自家門前修了一道木柵欄,并且給男孩一包釘子,告訴男孩:“如果你再發(fā)脾氣,就在木柵欄上釘一顆釘子吧!”男孩聽了,接過釘子走了。沒過幾天,男孩的釘子就用完了,父親心平氣和地說:“現(xiàn)在,你試試能不能不發(fā)脾氣,如果你能一整天不發(fā)脾氣,那么你就從柵欄上拔下一顆釘子吧!”終于有一天,男孩把柵欄上的釘子全部拔掉了。男孩高興地告訴父親,父親領著他來到木柵欄前,語重心長地告訴他:“雖然你把釘子都拔下來,但你看看,柵欄已經被穿了多少個洞?也許,你在沖誰發(fā)脾氣時,就把他的心刺傷了。孩子,心靈是的傷是永遠都挽回不了的,你一定要記住這一點啊!”
看完這篇文章,我想到了很多:可能我們的一句話就會傷到一個人內心深處的痛,可能那痛會被時間淡忘,但是,不經意的提醒,他就會想起那曾經的痛,想起那傷口。有時,我們善意的提醒也會傷到他,可能,你會覺得很委屈,可你站在他的角度想一想,或許,你會理解他的。自己的心別人永遠都是看不透的,每人心里都會有痛,有一些事是不想讓別人知道,不想將這件事捅破的。所以,我們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盡量不要傷害到別人,哪怕是一個字。
就讓我們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盡量不要傷害到別人吧!
片段式作文范文 16
【關鍵詞】視頻教學;視頻片段組合;SMIL
一 系統(tǒng)設計的背景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fā)展和視頻編碼技術的優(yōu)化,在網絡上傳輸高質量的視頻已變得越來越簡單。如何將這些先進的技術應用于醫(yī)學教育教學中,以提高教學質量,降低教學成本,提高教學效率已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下面,筆者就結合我院的實際情況,闡述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做法。
眾所周知,醫(yī)學是一門實踐性、社會性很強的生命科學,它的研究對象離不開人體,而人體又是一個動態(tài)的、變化的、不斷生長發(fā)育的、有個體差異的特殊研究對象,諸如生化、生理、病理、藥理等學科多是一些比較抽象的內容。[1]特別是在形態(tài)學方面,它不僅僅要研究宏觀的、靜止的、局部的,而且還要研究微觀的、動態(tài)的、整體的。在醫(yī)學教學中,這些內容用語言是難以描述的,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中,主要借助教師的板書和掛圖來展示。但是,板書的描述 掛圖則由于其制作成本較高、制作周期較長、且易損壞、不易攜帶等缺點使得其在教學中的應用也是困難重重。[2]計算機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出現(xiàn),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形態(tài)學科教學上的困難。在多媒體網絡教學中應用視頻教學優(yōu)? 實驗心理學家赤瑞特拉通過大量的實驗證實:人類獲取的信息83%來自視覺,11%來自聽覺,1.5%來自觸覺,這三個加起來就有95.5%之多。[3]所以,“要想快速地學習任何東西,你必須看它、聽它和感覺它”[4],簡潔地說明了形象生動的視頻信息能為人類的學習提供最生動、真實的場景,促進人類的有效學習。視頻教學,它突破了文字的限制,以更加自然、逼真的方式展示視聽世界,對改善人機交互能力和知識表達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它可以直觀的向學生展示展示人體的內部結構、生理功能、疾病發(fā)生發(fā)展過程,闡述一些抽象的概念,生動形象地描述一些枯燥的內容如蛋白質生物合成的過程、細胞的分裂過程、白細胞吞噬消滅細菌的過程、母體內受精卵的形成及胎兒發(fā)生發(fā)育的過程等這些平時難以在體外用肉眼直接觀察到的生理過程;許多高水平的手術,由于受到手術室空間的限制,絕大多數(shù)學生根本沒有機會進行現(xiàn)場觀摩,即使有幸進入手術室,也無法觀察到手術視野的詳細細節(jié)。而通過在無影燈上安裝攝像機等視頻采集設備,將手術過程錄制為視頻,配以教師的講解,學生可以清楚地看到手術全過程,這種教學方式可以大大提高醫(yī)學生臨床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正是由于醫(yī)學學科特別是醫(yī)學形態(tài)學科的這些特點,使視頻教學法在醫(yī)學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在將計算機網絡引入課堂教學之前,視頻教學法的使用主要有三種方式:課前播放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課堂插播講解重點;課后集中播放復習教學內容。而視頻的播放都是通過向專門機構預約登記,然后用錄像機、影碟機等進行播放。建立多媒體教室以后,在多媒體教室配備視頻放映設備,由授課教師進行播放。無論是如何播放,都存在一個問題:視頻資源不能共享播放,即一個教室播放該視頻,別的教室就無法播放;另外,現(xiàn)在的教學設計多種多樣,個性化的教學越來越受到重視,目前大多教學視頻都是一個完整的體系,如解剖結構、病因病理、影像學檢查、臨床表現(xiàn)、臨床診斷、手術治療、愈后等一整套過程,而在我們的實際教學中,可能只需要播放其中的一個小小的片段,或是幾個視頻教材中的幾個片段的組合。對于這種需求,需要我們通過專門的編輯機器和編輯軟件,在備課階段對需要的視頻部分進行編輯,生成我們需要的新的視頻片段。由于一般的編輯機器比較昂貴,編輯軟件操作比較復雜,往往需要到專門的機構請求協(xié)助,而制作的新的片段可能只使用一次,這就使制作極不方便,使用成本太高,結果就是教師真正使用視頻教材進行個性化教學的積極性大大降低。簡單而方便的對視頻教材進行組合,搭建便于使用的平臺就成為普及視頻教學法的關鍵。
二系統(tǒng)設計的思想及應用技術
現(xiàn)有的視頻教材大多具有完整的知識結構,為了個性化教學,我們需要將其按照知識點進行分解,這就涉及到視頻的時間同步技術;不同的老師可能對視頻片段的切分需求不同,即時間線長度不一致,使得每個老師可能生成不同的視頻片段,這需要系統(tǒng)能夠具有用戶功能,將不同老師生成的視頻片段放在不同目錄下;同一個老師可能生成許多不同的視頻片段,在不同的教學場合下使用,故系統(tǒng)要能生成一個播放列表,教師可以自主的為生成的每個片段指定文件名稱;片段的取舍取決于教師教學的需要,為此系統(tǒng)需要設計一個人機交互界面,老師可以輸入用到的視頻地址或名稱,需要片段的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如果片段需要不同的視頻或時間段,也需要系統(tǒng)提供繼續(xù)添加視頻名稱和片段起始時間、結束時間的功能,當所有片段添加完成后,老師就可以生成這個播放片段序列。
實現(xiàn)該系統(tǒng)主要有兩個技術難點:一是視頻的時間線同步技術,即視頻何時播放,從何處播放,播放多長時間;二是播放列表的生成技術,即將一個個單個片段串接起來,形成一個大的片段,也就是文章所說的片段組合。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采用了媒體同步語言和asp網絡編程語言相結合的辦法,初步實現(xiàn)了系統(tǒng)的設計思想。
三 基于媒體同步語言的組合式視頻點播平臺
SMIL是同步多媒體集成語言(Synchronized Multimedia Integration Language)的縮寫,它是由3W(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組織規(guī)定的多媒體操縱語言,與我們網頁上用的HTML(超文本傳輸語言)的語法格式非常相似,主要用來規(guī)定多媒體片斷(這里的多媒體包括的范圍有:聲音文件、視頻文件、動畫、圖片、文字等)在什么時候、在什么地方、以什么樣的方式播放[5]。利用SMIL的這個特性,我們開發(fā)了一套組合式視頻點播系統(tǒng),方便教師進行視頻教學。
圖1 點播系統(tǒng)基本界面
用戶通過注冊登錄系統(tǒng)后,系統(tǒng)會自動在服務器中生成一個以用戶名命名的文件夾,此時,系統(tǒng)給用戶提供四種功能選擇:直接點播視頻文件;生成組合播放的SMIL文件;進入列表管理;退出系統(tǒng)。
直接點播視頻文件:如果用戶需要放映完整的視頻,可以直接點播該文件。這些視頻文件存放在流媒體視頻服務器上,通過rtsp方式進行調用。流媒體方式是目前互聯(lián)網上提供視頻觀看的主要方式,優(yōu)點是用戶不需要完全下載該視頻就可以實現(xiàn)邊下載邊播放,減少用戶等待的時間。目前,流媒體技術主要有三種,一是微軟公司提供的medialserver,視頻主要采用mpeg4編碼,后綴為asf或wmv,優(yōu)點是畫面細節(jié)表現(xiàn)較好,同時視頻服務器軟件和客戶端播放軟件都是免費提供;而是real公司提供的helix server,視頻主要是real9編碼,后綴名為rm或rmvb,目前在網絡上流行最為廣泛,它提供的畫面比較柔和,且在同比特率的情況下流暢度更好;三是蘋果公司的quicktime,其后綴名為mov,但目前在互聯(lián)網上應用較少。本平臺主要采用real公司的rmvb的流媒體視頻作為基本數(shù)據(jù)。[6]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生成組合播放的SMIL文件:用戶從視頻列表中選擇自己需要的視頻,點擊“添加”按鈕,在彈出的頁面中填入所需片段的起始時間和結束時間,點擊“添加”,將在數(shù)據(jù)庫中生成臨時字段,儲存視頻的存儲位置、起始時間與終止時間。
系統(tǒng)給用戶提供兩種選擇,如果還需要繼續(xù)添加其它視頻片段,點擊“關閉窗口”,系統(tǒng)返回圖一界面,用戶可以反復添加;如果用戶所需的視頻片段添加完畢,如圖2,用戶點擊“生成列表”按鈕,直接將本次登錄添加的視頻片段的所有信息生成一個SMIL播放文件,放在用戶的文件夾下。
圖2
生成列表成功后,系統(tǒng)會給出成功提示。
所有的系統(tǒng)功能都是圍繞教學應用而設計的,系統(tǒng)的所有設計最終要在教學過程中去應用,要有助于、方便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使用。用戶在備課階段,將授課需要用到的所有視頻片段添加到數(shù)據(jù)庫生成SMIL播放列表后,存儲在用戶的文件夾中。用戶登錄系統(tǒng),選擇“列表管理”,就可以見到該用戶所制作的所有SMIL文件,由于不同的用戶建有不同的文件夾,因此,每個用戶的SMIL文件列表不會有交叉和重合。
在用戶的SMIL列表中,系統(tǒng)為用戶提供了點播和刪除功能,如果用戶覺得某個播放列表已經不再使用,可以點擊“刪除”按鈕刪除它;用戶點擊“點播”按鈕,系統(tǒng)會自動調用播放器如Realplayer,播放該播放列表中設定的視頻片段集,學生感學就像播放一個文件,而不是幾個片段的組合,從而方便教學的組織。[7]
圖3
系統(tǒng)除了以上介紹的核心功能以外,其它諸如用戶注冊、管理員管理、系統(tǒng)維護以及視頻目錄生成等功能也有一定的特色。如為了便于用戶查找、了解系統(tǒng)中有哪些視頻,我們通過一個程序,動態(tài)地將系統(tǒng)中的所有視頻信息實時輸出為excel文件,便于用戶保存和管理。
四 實際應用
在系統(tǒng)初步完成以后,我們在全校通過培訓、講座及示范性教學等各種手段進行了推廣。主要應用于臨床手術視頻觀摩教學、醫(yī)學形態(tài)學科的課堂教學等。如在手術視頻的觀摩中,教師在備課階段,可將事先已上傳在服務器上的完整手術視頻,按照鋪巾、消毒、切皮、手術、縫合等步驟進行片段切分,并將切分后保存的片段地址嵌入在自己的ppt教學幻燈中直接調用,如同保存在自己本機的視頻一樣,使用非常方便;老師還可以將類似手術的同一片段如切皮步驟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較大的對比片段。在臨床實踐操作技能教學中,老師可以將學生的一些常見操作錯誤或不規(guī)范的操作視頻的片段教學組合,最后將正確的操作步驟和操作要點片段組合,正誤對比,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習印象。
經過示范性講座及系統(tǒng)應用培訓,教師們基本上掌握了該系統(tǒng)在教學中應用的基本方法。我們又通過舉辦比賽等形式,優(yōu)選一批應用比較好的片段組合案例,給以表彰,并在校園網上公示,提高教師的應用熱情。
我們的系統(tǒng)目前已收集醫(yī)學視頻大約2500余部,基本覆蓋了我校所有醫(yī)學學科,其組合點播功能在全校已經推廣應用,教師們普遍反映效果較好,極大簡化了視頻教學過程,也激發(fā)了教師們運用視頻進行教學的熱情。
五 展望
組合式視頻點播系統(tǒng)目前只是在教學中進行應用。我們計劃進一步將之應用到在線考試系統(tǒng)等其他方面。傳統(tǒng)的考試系統(tǒng),題干只是文字部分,但在醫(yī)學形態(tài)學科中,一些考核知識點更適合用圖片或視頻來進行描述。用視頻描述時,只需截取一段關鍵片段,通過本系統(tǒng)來提供考試知識點的視頻片段,會更有利于醫(yī)學形態(tài)學科的考核。
參考文獻
[1] 歐陽群玲。醫(yī)學網絡教學的特點現(xiàn)狀與發(fā)展構思, [EB/OL]
[2] 房維強。醫(yī)學形態(tài)學科網絡課程模版設計探討[J].中國醫(yī)學教育技術,2005,(4).
[3] 郭飛飛,王榮泰等。多媒體網絡教學信息系統(tǒng)。教育技術研究。[J/OL].
[4][EB/OL]..
[5][EB/OL].
[6] 三種流媒體格式的比較[EB/OL].
[7] 陳春梅。基于JSP的教育視頻點播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J].計算機與數(shù)字工程,2005,(3).
[8] 浪潮視頻點播服務器及軟件系統(tǒng)校園網解決方案, [EB/OL].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Combined Video-on-demand System in the Medical Teaching
ZHAO Qiang FANG Wei-qiang
(The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entre,Xuzhou Medical College, Xuzhou, Jiangsu, 221004,China)
Abstract:Video-teaching method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teaching of medical morphology. The technologies limit the forms and types of its application, which results in the great demand of a simple and efficient applied platform. A simple and efficient applied platform is also significant to popularize the video-teaching methods. The essay tries to display a new teaching method based on the platform of the SMIL language.
片段式作文 17
片段訓練是一種很好的訓練形式,尤其適合在小學階段的作文教學中得以展開。教師可以設置相應的訓練主題,或者是針對學生的某個方面的能力展開有針對性的、簡短的訓練過程。透過這種訓練的不斷深化,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基本寫作技能與寫作素材的積累,也會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不斷發(fā)展與提升。
【關鍵詞】
小學 作文 片段訓練 應用
針對小學階段的作文教學教師應當讓教學的形式更加多樣,可以透過各種有針對性的教學模式的展開來訓練學生的一些具體的能力與素養(yǎng),這將會極大的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片段訓練是一種很好的訓練形式,尤其適合在小學階段的作文教學中開展。教師可以設置相應的訓練主題,或者是針對學生的某個方面的能力展開有針對性的、簡短的訓練過程。這會讓學生專注于對某個特定問題的探究,也有助于學生一些特定能力的發(fā)展與鍛煉。
一、針對觀察能力的片段訓練
在作文教學中,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積累非常重要,這也是很多教師都十分關注的一個教學要點。如何能夠有效的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讓學生具備良好的觀察能力。教師要讓學生對于生活有更細致的觀察與體驗,無論是生活中的某一個細節(jié),或者是生活中的一個難忘的事件,教師要讓學生們對于這些有價值的寫作素材具備良好的捕捉能力,這對于學生自身的寫作素養(yǎng)的構建將會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教師可以給學生們設置具體的觀察訓練的任務,以此來展開有針對性的片段訓練。這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有良好的觀察習慣,這也會讓學生領會到一些有效的觀察技巧,這些都是很有價值的教學內容所在。
在一次作文教學課堂上,我有針對性的展開了一個小的訓練環(huán)節(jié),讓學生來不斷發(fā)展與提升自身的觀察能力。筆者讓學生仔細觀察蝸牛的一舉一動,并展開想象,再讓學生把看到的、想到的寫在日記中,想到什么就寫什么,想到哪寫到哪。筆者在學生的日記中看到有的學生是這樣寫的:我的蝸牛在桌子上向前爬,對面也爬來了一只蝸牛,它們爬到一起時停下來了,它們想干什么?我猜它們可能是好朋友,很長時間沒見面,在互相擁抱呢!也許它們誰也不讓路,打起來了。我把想法告訴老師,老師笑了。這便是一個非常好的描寫的片段,類似的學生的不錯的習作成果還有很多。透過這次針對學生的觀察能力的訓練的教學片段讓我意識到,作文教學有時候要關注于細節(jié),要從小著眼來深化對于學生一些具體的能力的培養(yǎng)。這對于豐富學生的各方面積累,讓學生領會到一些有價值的寫作方法與寫作技巧都會很有幫助,這才是高效的作文課堂教學應當有的展開模式。
二、閱讀教學后的片段訓練
讀寫教學是分不開的,這也是為什么讀寫教學在語文課程的教學中有著極大的應用空間的原因。教師要善于利用閱讀教學來輔助習作教學的展開,可以在閱讀教學后來展開有針對性的習作片段訓練,這同樣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教學切入點。當讀到一些能夠引起學生共鳴或者是能夠觸動學生情感的文章時,學生內心通常都會有很多話語想要表達,有很多情感想要抒發(fā)。這便是一個很好的過程。教師要抓住這個點讓學生來即刻展開習作訓練,將自己內心此刻的想法與感受呈現(xiàn)出來。這不僅能夠讓學生在習作中表達更多的真情實感,這也是閱讀教學與習作教學的有機結合,并且能夠促進二者共同發(fā)揮積極的相輔相成的效用。
例如:在教學《萬年牢》這篇課文時,在學生預習之前,可以先讓學生談談看到課題想到了什么,? 有的學生寫:《萬年牢》中的牢房已經有一萬年了嗎?世界上真的有這么堅固的牢房嗎?我聽爸爸說過,外國好像沒有判死刑的,可能是有些人犯的罪太大,被判了一萬年。我真想快一點讀課文。還有的寫:是什么人犯了什么樣的錯,竟然要他坐一萬年的牢,再說人也不可能活那么大呀?我要好好讀讀課文。這便是一個很好的教學開端,學生透過對于題目的感知來很好的表達了自己的想法與疑問,只是一個短短的寫作片段,但是學生卻真實的表達了內心的想法,這才是高質量的作文教學的效果所在。
三、主題性的片段式練筆訓練
教師還可以結合一些特定的主題來引導學生展開相應的片段式練筆訓練,這同樣是一種很值得嘗試的教學方式。在具體的主題的襯托下學生會更加明確寫作內容,也會更好的組織自己想要表達的觀點與想法。教師在創(chuàng)設主題時一定從多方面進行考慮,可以捕捉生活中一些好的情境,也可以結合學生的某種情感來進行發(fā)揮。這樣的主題才能夠讓更多學生有想要表達的內容,這也是讓學生從片段練筆中流露更多真情實感的訓練方式。
一次,筆者在一個學生的作業(yè)本中看見了一只紅色的千紙鶴,上面的內容是聽說我生病了,心里很難受,聽他姐姐說對著千紙鶴許愿,愿望就能實現(xiàn),就疊了一些彩色的千紙鶴送給我,希望我身體健康。我看后非常感動。于是,語文課上,我對學生們說:“同學們,你們對老師的祝福,老師收到了,謝謝你們。我從你們的眼神中看出,你們有很多話想對我說是不是?”學生異口同聲的說“是!”這時我繼續(xù)對大家說道:“那就請你們將你們想要說的話寫成一個小的片段告訴我吧!”學生紛紛動筆寫起來,大家的寫作積極性都十分強烈。這便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教學情境的捕捉,這種有針對性的片段式作文訓練才是更為靈活的作文教學形式。
【結 語】
片段式作文訓練是一種非常適合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展開的作文教學形式。片段式作文訓練不僅能夠聚焦于具體的訓練內容,這個過程也會很有針對性的對于學生的某方面能力展開挖掘。透過這種訓練的不斷深化,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基本寫作技能與寫作素材的積累,也會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不斷發(fā)展與提升。
【參考文獻】
【1】張巖。論小學生寫作的指導策略【D】.東北師范大學,2010
【2】陳海云。小學作文教學與評價策略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 ,2010
【3】湯建英。小學作文教學培養(yǎng)學生“讀者意識”的實踐探索【D】.上海師范大學, 2010
片段式作文范文字 18
今天陽光明媚,天空萬里無云,正在睡夢中漫游的李麗被耀眼的陽光“刺醒”了,“唉呀!今天的天氣怎么這么好呀!”她打了個哈欠,懶洋洋地穿上她那自以為是“校服”的衣裳——醒目而又大方的粉紅色連衣裙,還佩戴上一條紅領巾,和粉紅色的頭箍。李麗一番打扮后她的睡意全無,這時她正在悠閑地吃面呢!“唉喲!麗麗起地這么早呀,真難得,你今天教師節(jié)準備送什么給老師呀!”媽媽驚奇萬分。“什么,今天是教師節(jié)!
媽媽,你這國際玩笑也開得太大了點兒吧!”“我騙你能頂飯吃呀,你不信自己去看日歷。”李麗不服氣地把日歷拿來一看,真的是九月十日教師節(jié),她吃驚地說不出話來,連忙丟下碗筷,一手提起書包便朝離家不遠的小山坡上奔去。……“今天是教師節(jié)我怎么忘了呢?”李麗一邊朝小山坡跑去一邊埋怨自己,“我前幾天看到那個小山坡上有漂亮的野山菊,今天正好派上用場。”李麗氣喘吁吁地到達了小山坡,她深深地吸了幾口氣,“啊!這些野山菊幾天不見如隔三秋啊!真是越看越好看,我一定要多采些給老師以表敬意!”李麗興奮地挑選起花兒來。“這朵不漂亮、這朵太老了……”李麗終于“千挑萬選”地挑選出了幾把花中精品,蹦蹦跳跳地朝學校走去。
李麗“躡手躡腳”地靠近了老師辦公室的窗戶前,“我一定要給老師一個驚喜。”李麗悄悄地伸出半小腦袋,朝里頭望了望,一本語文書,上面還放著一副眼鏡,一個老式筆筒里放滿了舊得不能再舊的各種筆,還有一本日歷和一個地球儀,可就是沒有老師那憔悴的身影。
“哈!正好老師不在,這不正是我‘下手’的好時機嗎?”說著李麗便迅速地把野山菊放進了老師的筆筒,激動地說了聲:
“老師,您辛苦了。”
片段式作文范文字 19
站在陽臺上,望著角落里空空的鸚鵡籠子,我的心里感到莫名的難受,回想起我的兩只小鸚鵡,眼淚忍不住掉了下來。
那是三年級的事了。一天,爺爺從外面買來兩只可愛的虎皮鸚鵡,一只身體長著淡綠色的容貌,翅膀是黃色的';另一只身上有著像老虎一樣的斑紋,美麗極了。我給他們各取了一個名字,一個叫“黃香蕉”,一個叫“藍天”。它們每天都在籠子里“嘰嘰喳喳”地叫著,好像在演奏樂曲。突然有一天,我突發(fā)奇想:聽說鸚鵡會說話,我何不試試訓練他們呢?
說干就干,我把籠子取下來,放在地上,“黃香蕉”和“藍天”驚恐地在籠子里跳來跳去,“藍天”還不小心跳到了飲水池里,被濺起的水花淋成了“落湯雞”。等了一會兒,他們不鬧騰了,我對他們說:你好。“黃香蕉”偏著頭,不解地望了我一眼。我耐心地說:你好你好你好,可它們還是不理我,自己干自己的事。“我總不能在這說一下午吧。”我暗暗想著,突然一個辦法在我腦子里浮現(xiàn)了出來。“對,就這么干。”我大叫一聲,跑到房間里,拿出錄音機,把“你好”兩個字錄了進去,再把錄音機放在籠子前面,不停地回放。
做完這些后,我滿意地點點頭,回房間看書去了。到了晚上,我去檢查它們的“學習成果”。我對它們說了一句“你好”,它們依然不理我,究竟怎么回事呢?我去請教了爺爺,原來,不是所有的鸚鵡都會學說話。如果想鸚鵡開口說話,就要去剪掉它們的舌頭。我望著籠子里活蹦亂跳的鸚鵡,怎么也不忍心去剪掉它們的舌頭。
因為一場禽流感,“黃香蕉”和“藍天”永遠地離開了我。望著那空空的鳥籠子,我在心里默?
片段式作文范文 20
[關鍵字]電視紀錄片;大眾化;形式;媒介
近期《故宮》、《再說長江》的推出,使電視紀錄片重又給觀眾帶來了莫大的驚喜與期待。《故宮》與《再說長江》都是通過現(xiàn)代影像技術讓觀眾在恢宏獨具的畫面中,去認識我們深厚的社會歷史與文化變遷,感受一種強烈的心靈震撼。對于紀錄片的藝術創(chuàng)作,對于社會文化的反思,對于觀眾的審美需要,都是一種理性的回歸。
說到紀錄片,往往會提及美國國家地理頻道的紀錄片。這是因為我們之前不知道原來紀錄片也可以這樣拍,拍得這么好看,這么通俗易懂,這么吸引觀眾。一直以來,我們的紀錄片是真實的、深刻的,卻也是冷漠的、清高的、說教的。不講究形式和傳播效果,不注重觀眾的審美心理,只是在講述事實,完全忽視了電視作為媒介的觀賞本質與紀錄片作為藝術樣式的藝術性。
一、紀錄片的大眾化
如今以觀眾為本位的大眾文化時代的到來無疑是社會發(fā)展的一大進步。觀眾越來越享受自由與獨立,文化越來越以人為本。在這樣的社會演進中,傳播者就應當轉變觀念,把握社會文化的發(fā)展,注重觀眾的審美要求,改變一直以來高高在上的我播你看的姿態(tài)。如果觀眾對你所傳播的知識不感興趣,那么沒有任何人愿意去聽你說任何事情。而樹立公眾意識,以大眾化的方式和形式去創(chuàng)作,注重媒介自身的形式表現(xiàn)本質,用形式去表現(xiàn)內?
要使觀眾產生共鳴就要牢牢抓住觀眾的視線。而這就需要紀錄片的編創(chuàng)者深入地把握觀眾的審美心理與需求,最根本地要把握當下社會審美文化的發(fā)展狀態(tài),從中去分析規(guī)律,進行創(chuàng)造。這樣的紀錄片一定是既能揭示社會內涵,又符合觀眾的審美要求。藝術創(chuàng)作必須要認識時代與環(huán)境,這是一種現(xiàn)實主義精神。
電視藝術是一種以視覺欣賞為主體的視聽綜合藝術。電視紀錄片語言同電視本體語言是完全一致的,它是以視覺藝術為主,以完美的畫面與聲音共同營造的氛圍去吸引人、感染人的。如果忽視電視音畫特有的視聽表現(xiàn)力與感染力,那就無法實現(xiàn)電視藝術的創(chuàng)作,無法展現(xiàn)電視的藝術魅力。電視要努力用完美的畫面來敘述。
紀錄片是紀實的藝術,紀實是它的風格與特點,不允許虛構。但是這并不等同于紀錄片的創(chuàng)作觀念與手法就應當是機械的原生態(tài)紀錄,內容的真實性應當與形式的藝術性有機統(tǒng)一起來,應是“創(chuàng)造性的利用現(xiàn)實”(格里爾遜語)。愈是要表現(xiàn)現(xiàn)實內容,就愈要注重表現(xiàn)形式的藝術性,用適合生動的形式來承載內容,從而編創(chuàng)者的理念得以有效地傳播出去,使觀眾很好地理解領悟。
紀錄片大師約翰?格里爾遜在他的《紀錄片十四條戒律》中這樣要求:紀錄片“不要背離包含下列三個基本元素的原則:社會學的、詩的和技術的”。如果認為一些現(xiàn)代手法的運用就是紀錄片娛樂了,低俗了,那無疑是一種認識上的極端與淺顯,不僅排斥了藝術的包容性與創(chuàng)造本性,也是輕視大眾與大眾文化的表現(xiàn)。大眾化并不等于世俗化、媚俗化,而是同樣要求真實性,藝術性,文化性的。這并不是非此即彼的簡單問題。
紀錄片作為一種藝術樣式,其內容的理性與形式的感性是毋庸置疑的。而社會文化的發(fā)展,科技的進步使藝術創(chuàng)作的觀念與手法,隨之不斷更新和演進也是藝術發(fā)展的必然。藝術就是要反映現(xiàn)實的,就是理應為大眾服務的。用現(xiàn)代觀念與手段改變知識與藝術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晦澀乏味的傳播樣式,注重形式,講究美感,使知識與藝術真正為大眾服務,為更深層的社會精神文明建設服務,何錯之有?知識與藝術并不是精英的特權,我們都能感受到,大眾的審美眼光與審美需求正在飛速提升,甚至越來越挑剔。而眼下充斥熒屏的低俗無聊的節(jié)目往往是編創(chuàng)者一廂情愿的理解,事實上,大眾早已厭惡反感了。而真正有內涵的藝術精品永遠不必擔心收視率與影響力。
二、紀錄片的新形式
現(xiàn)在的紀錄片題材內容是非常多樣豐富的,為了更好地表現(xiàn)內容,就必須要注重形式。結合電視藝術手段的烘托和渲染,借鑒現(xiàn)代科技元素,利用搬演、重現(xiàn)、動畫等來敘事,追求故事性和藝術美感是當下紀錄片創(chuàng)作的特征和趨勢。無疑也是藝術創(chuàng)作的進步,并會大大推動藝術的演進。增強可看性是紀錄片創(chuàng)作觀念上的一大進步,電視本來就是讓大眾觀看的,而非高高在上的說教。當然,觀眾群是有分類的,對節(jié)目的審美要求也是不同的,但是受眾的定位與注重藝術形式的表現(xiàn)是不沖突的。
《再說長江》融紀錄、訪談、探尋、藝術創(chuàng)作于一體,是通過應用多種電視手段詮釋社會政治,文化,科學等諸多方面內涵與意蘊的光輝典范。它不是故事性的紀錄片,而是景狀物類的文獻紀錄片,它的觀眾群是有較高文化與品位的。但是《再說長江》對于新形式,高新技術創(chuàng)作手法的運用是相當廣泛與豐富的,并 沒有全程高清拍攝,數(shù)字影視三維動畫技術等的大量應用,一流的音效,特別是用“未知的內容去詮釋熟知”創(chuàng)作理念的廣泛實踐,詩意的虛化處理與情感表現(xiàn),甚至設置懸念的故事化處理方式,就不會成就一個高水準的鴻篇巨制,也不會有如此完美的審美效果和觀眾廣泛好評。
《故宮》從故宮的建筑、使用、館藏文物和從皇宮到博物館的歷史沿革等方面,進行了全方位的展現(xiàn)。拍攝使用了高清晰度攝錄設備,并且聘請了具有國際水準的攝影、音樂創(chuàng)作、動畫制作等專業(yè)人士加盟。特別是動畫制作創(chuàng)造了紀錄片中動畫創(chuàng)作的新紀錄,如故宮的修建過程、康乾盛世時的故宮原貌、場面浩大的典禮儀式再現(xiàn)等,從而使片子獲得了真實生動而完美的藝術表現(xiàn),具有很強的視覺感染力與藝術魅力,使觀眾無不有感于意蘊深厚的民族歷史與文化。
戲劇化敘事,已? 尤其對于人物與事件類紀錄片,情節(jié)、懸念與起承轉合的結構設計,對比、象征等藝術手法的運用,矛盾沖突的起伏過程,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因果關系都大大提高了紀錄片的可視性。豐富有力的畫面表現(xiàn)會大大吸引觀眾的眼球,引起強烈的審美期待。
但紀錄片往往是在看似自然、客觀、冷靜的講述與引導中來表現(xiàn)這一切,將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人與自我中的矛盾沖突展現(xiàn)得真實而自然。不虛構,不歪曲,不去干涉事實內容的發(fā)展,這正是紀錄片的記錄性所在,也是紀錄片的魅力所在。從而使觀眾透過客觀表層事件,跟隨人物與事件的呈示去判斷與體悟其中的思想內涵。
毋庸置疑,美是藝術品的追求與價值所在,真實絕非等同于粗糙的原生態(tài)再現(xiàn)。所以講究美感與真實敘事是不矛盾的。電視作為一種音畫藝術媒介,視聽必然是第一性的。紀錄片的題材類型多樣,但無論哪種題材,故事化,多種藝術手段與高科技手段的運用,都會讓畫面敘述精美動人。
法國的《微觀世界》用人性化視角敘事,畫面精美而生動,充滿情趣與美感。我們與昆蟲一起感受它們生活中的喜怒哀樂,以昆蟲的視野重新認識到一個不一樣的自然與心靈世界,我們看到了一個如此真實而又精美生動的藝術世界。這不僅是藝術,更是人類對大自然的真切關懷與贊美。
2001年7月9日,中國第一個大型的自然地理和人文歷史紀錄片欄目的《探索?發(fā)現(xiàn)》開播了,并首次明確提出了娛樂化紀錄片的理念,即知識娛樂化,目標就是要拍觀眾喜歡的紀錄片。講故事的解說方式,高科技手段的運用,以及電視藝術手段的烘托和渲染無疑會給我們帶來巨大的藝術享受和審美。
當然,我們要堅決避免單純追求視聽刺激娛樂化的傾向,避免誤解與濫用紀實手法,防止簡單化與模式化。而要以深邃的人文內涵,精美的制作吸引觀眾,將科學嚴謹?shù)闹R理念與精美生動的影像完美地結合,融科學性,教育性,娛樂性,藝術性于一體,為人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與自然人文接觸的平臺。
三、紀錄片的媒介傳播
中國的電視紀錄片市場是有巨大發(fā)展?jié)摿εc空間的。對于電視紀錄片,越來越多的電視人正在轉變只重社會效益的創(chuàng)作觀念,正在用產業(yè)化的思路來推動市場化進程。并努力創(chuàng)造“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電視紀錄片精品。
媒介追求大眾化的創(chuàng)作思路并非是自降身價的媚俗與功利。事實上,這不僅不矛盾,反而恰是媒介具有社會公眾意識的體現(xiàn)。而一味高高在上的說教姿態(tài)才是不尊重大眾的表現(xiàn),也是不尊重藝術的表現(xiàn)。試想,如果媒介傳播的知識是晦澀難懂的,不顧及觀眾需求的,不注重傳播效果的,那還如何實現(xiàn)對全民的文化與道德的教育引導責任呢。傳播同樣需要“知己知彼”,需要媒介工作者真正去了解認識社會文化心理,立足于廣大大眾的接受水平。
我們還要認識到,立足于大眾并非等同于一味迎合受眾的需求,一味追求市場化的商業(yè)利潤。媒體與受眾的互動性不僅體現(xiàn)在媒介對受眾的尊重,也體現(xiàn)于媒體對受眾審美趣味與文化品位的引導與培養(yǎng)上。因此,大眾化的文化語境下,藝術創(chuàng)作更需要注重文化性,藝術性,而絕非走入低俗淺薄,才能積極健康地引領大眾的文化生活。因此,我們必須真正做到寓教于樂,這不僅是藝術創(chuàng)作的應有之義,更是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實現(xiàn)之路。
[參考文獻]
[1] 羅紅輝。《關于電視紀錄片發(fā)展的思考》.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1年04期。
[2] 高鑫,周文。《電視專題》.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7年8月第1版。
[3] 石屹。《電視紀錄片:藝術、手法與中外觀照》.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4] 宿豐,黃麗。《論當代中國電視紀錄片對平民人生的關照》. 理論界,2005年09期。
[5] 楊貽軍。《中國紀錄片需要走向市場》.中國電視, 2006年05期。
片段式作文范文字 21
非主流的平方
⊙ 江西省南昌市鐵路一中 何夢詩
不知從何時起,我被小K叫做“90后后”了。請注意,我并不是筆誤——寫了兩個“后”,而是身為“90后”的我已經落伍了。原因是,我不非主流。
雙重否定等于肯定,這也就是說我主流。那為什么說我主流呢?
一、差距?代溝
好吧,你們是“90后”,我是“90后后”。
但,你至少要告訴我為什么啊。明明已經很流行了,為什么還要叫非主流呢?難道說反話也是種主流?
唉,看來我是落伍了。
日子還要繼續(xù)。長時間以來,我們的共同語言只剩下“下一節(jié)課是什么”之類的了。而我,又不是那種為了和別人有共同語言就去研究自己反感的東西的人。
于是,一個難得的課間,我們難得都在看書。
“你在看什么?”我問。
“《三重門》。我已經看過一遍咯,現(xiàn)在是回顧。”
“誰寫的?”
小K深吸一口氣,十分不解地看著我:“連《三重門》是誰寫的你都不知道?韓寒呀!”
我這才記起,好像是有個叫韓寒的,特別憤世嫉俗,文章還不錯。據(jù)說還寫了N本書,在“80后”“90后”中口碑不錯。
這時小K諷刺地說:“你在看什么?‘90后后’。”
我正好在看孔慶東先生的《單刀赴高考》,我學她的腔調來了一句:“人家好歹也是個省狀元。”
“誰呀?帥不?”
“閃一邊去。”我拿書敲了敲她探過來的頭(我心疼我的書),“正是因為你們這種人太多了,中國人才會去整容,弄得和韓國人一樣。”
“那有什么不好的?每個人都漂漂亮亮的。”小K爭辯。
“每個人都一樣有什么好的?走在街上跟看見了自己的N胞胎一樣。”
“切。”小K從開始說話到現(xiàn)在,沒一句是好好說的。
“你喜歡看這種書的話,還不如去看《追憶似水年華》。”我最后說道。
小K又來勁了,眼中放光:“嗯?誰又出新書了?明曉溪?饒雪漫?”(打這兩人名字時,我打的是連拼,這兩個名字就自動出來了。記得誰說過,等我的名字能用連拼一次性打出來,那我就不是草根了。)
“和你沒共同語言。”我們繼續(xù)各看各的書。
二、現(xiàn)代文學
隨著小K的非主流化,班上的人都被傳染了。
小E跟著變身為所謂的“片段式朦朧文學”追捧者。
我很受不了她,講話老文縐縐的。
一次我說了句:“這么低的分。”
小E立即轉換到熱淚盈眶的狀態(tài)(說狀態(tài)是因為那個表情相當做作):“對生活充滿希望吧!現(xiàn)在請好好努力,到七月流下喜極而泣的眼淚吧!”
“喜極而泣”都用上了?怪不得小K說:“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小K特意囑咐我,說話時一定要多打句號。(能用逗號就不用分號,能用句號就不用逗號,能用省略號就不用句號。)
這癥狀還算輕的。真正發(fā)起“病”來,那才難以招架,唯一的方法就是以毒攻毒。
小E隨身帶著一個小本子,記錄了各種各樣的“有文采”的句子。
“我和我愛的人,手牽手……”
又來了!我這次準備好好整整她:“我們相愛多年,我早已以身相許。可我們的未來很蒼白,恐怕無望同居了。”
“同居?”小E這才停下來。
我繼續(xù)抒情,“他比我大很多,但他陪我走過了這段單薄的青春……”
“你也認識他的。他就是……”我揚揚手上的書,“它咯。”
小E氣得噴血,然后故作鎮(zhèn)定,“看來我還未修煉到一定境界啊。”于是又投身于“現(xiàn)代文學”了。
我倒也沒完全欺騙?
如果說,進了文科班就等于和文學訂了婚,那么,很不幸,我即將被休,不對,是退婚。
囧,我也被傳染了!
三、改造計劃
在本人落后N久后,終于有人看不下去了。自稱為“非主流達人”的新晉教主——W,打算把我調教成旗下人員。
她把她全觸摸屏的MP4給我“借鑒借鑒”,我把我的給她讓她“指導指導”。
我先進入音樂播放、播放列表里全是長達11分鐘的歌。
“你下的都是現(xiàn)場版?”
“那叫串燒。”
串燒?又不能吃還叫串燒。
我退出,進入圖片庫。看了半天,都是些以黑色為背景的圖片。圖片主角若是人,要么只有半個臉,要么只有半個腳。再有些就是打著腮紅、鼓著嘴的自拍了。
我又退出來,進到視頻庫。從名字看就知道是兒童不宜(表面是說兒童不宜,其實主要的消費者還是“80后”“90后”)的所謂“大片”,其實是把經典踐踏得面目全非的“豪華明星陣容”的“巨作”。
這時,W問我,“你下的都什么歌啊?聽都聽不懂!”她指著“La Ore非主流的平方
⊙ 江西省南昌市鐵路一中 何夢詩
不知從何時起,我被小K叫做“90后后”了。請注意,我并不是筆誤——寫了兩個“后”,而是身為“90后”的我已經落伍了。原因是,我不非主流。
雙重否定等于肯定,這也就是說我主流。那為什么說我主流呢?
一、差距?代溝
好吧,你們是“90后”,我是“90后后”。
但,你至少要告訴我為什么啊。明明已經很流行了,為什么還要叫非主流呢?難道說反話也是種主流?
唉,看來我是落伍了。
日子還要繼續(xù)。長時間以來,我們的共同語言只剩下“下一節(jié)課是什么”之類的了。而我,又不是那種為了和別人有共同語言就去研究自己反感的東西的人。
于是,一個難得的課間,我們難得都在看書。
“你在看什么?”我問。
“《三重門》。我已經看過一遍咯,現(xiàn)在是回顧。”
“誰寫的?”
小K深吸一口氣,十分不解地看著我:“連《三重門》是誰寫的你都不知道?韓寒呀!”
我這才記起,好像是有個叫韓寒的,特別憤世嫉俗,文章還不錯。據(jù)說還寫了N本書,在“80后”“90后”中口碑不錯。
這時小K諷刺地說:“你在看什么?‘90后后’。”
我正好在看孔慶東先生的《單刀赴高考》,我學她的腔調來了一句:“人家好歹也是個省狀元。”
“誰呀?帥不?”
“閃一邊去。”我拿書敲了敲她探過來的頭(我心疼我的書),“正是因為你們這種人太多了,中國人才會去整容,弄得和韓國人一樣。”
“那有什么不好的?每個人都漂漂亮亮的。”小K爭辯。
“每個人都一樣有什么好的?走在街上跟看見了自己的N胞胎一樣。”
“切。”小K從開始說話到現(xiàn)在,沒一句是好好說的。
“你喜歡看這種書的話,還不如去看《追憶似水年華》。”我最后說道。
小K又來勁了,眼中放光:“嗯?誰又出新書了?明曉溪?饒雪漫?”(打這兩人名字時,我打的是連拼,這兩個名字就自動出來了。記得誰說過,等我的名字能用連拼一次性打出來,那我就不是草根了。)
“和你沒共同語言。”我們繼續(xù)各看各的書。
二、現(xiàn)代文學
隨著小K的非主流化,班上的人都被傳染了。
小E跟著變身為所謂的“片段式朦朧文學”追捧者。
我很受不了她,講話老文縐縐的。
一次我說了句:“這么低的分。”
小E立即轉換到熱淚盈眶的狀態(tài)(說狀態(tài)是因為那個表情相當做作):“對生活充滿希望吧!現(xiàn)在請好好努力,到七月流下喜極而泣的眼淚吧!”
“喜極而泣”都用上了?怪不得小K說:“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小K特意囑咐我,說話時一定要多打句號。(能用逗號就不用分號,能用句號就不用逗號,能用省略號就不用句號。)
這癥狀還算輕的。真正發(fā)起“病”來,那才難以招架,唯一的方法就是以毒攻毒。
小E隨身帶著一個小本子,記錄了各種各樣的“有文采”的句子。
“我和我愛的人,手牽手……”
又來了!我這次準備好好整整她:“我們相愛多年,我早已以身相許。可我們的未來很蒼白,恐怕無望同居了。”
“同居?”小E這才停下來。
我繼續(xù)抒情,“他比我大很多,但他陪我走過了這段單薄的青春……”
“你也認識他的。他就是……”我揚揚手上的書,“它咯。”
小E氣得噴血,然后故作鎮(zhèn)定,“看來我還未修煉到一定境界啊。”于是又投身于“現(xiàn)代文學”了。
我倒也沒完全欺騙?
如果說,進了文科班就等于和文學訂了婚,那么,很不幸,我即將被休,不對,是退婚。
囧,我也被傳染了!
三、改造計劃
在本人落后N久后,終于有人看不下去了。自稱為“非主流達人”的新晉教主——W,打算把我調教成旗下人員。
她把她全觸摸屏的MP4給我“借鑒借鑒”,我把我的給她讓她“指導指導”。
我先進入音樂播放、播放列表里全是長達11分鐘的歌。
“你下的都是現(xiàn)場版?”
“那叫串燒。”
串燒?又不能吃還叫串燒。
我退出,進入圖片庫。看了半天,都是些以黑色為背景的圖片。圖片主角若是人,要么只有半個臉,要么只有半個腳。再有些就是打著腮紅、鼓著嘴的自拍了。
我又退出來,進到視頻庫。從名字看就知道是兒童不宜(表面是說兒童不宜,其實主要的消費者還是“80后”“90后”)的所謂“大片”,其實是把經典踐踏得面目全非的“豪華明星陣容”的“巨作”。
這時,W問我,“你下的都什么歌啊?聽都聽不懂!”她指著“La Ore非主流的平方
⊙ 江西省南昌市鐵路一中 何夢詩
不知從何時起,我被小K叫做“90后后”了。請注意,我并不是筆誤——寫了兩個“后”,而是身為“90后”的我已經落伍了。原因是,我不非主流。
雙重否定等于肯定,這也就是說我主流。那為什么說我主流呢?
一、差距?代溝
好吧,你們是“90后”,我是“90后后”。
但,你至少要告訴我為什么啊。明明已經很流行了,為什么還要叫非主流呢?難道說反話也是種主流?
唉,看來我是落伍了。
日子還要繼續(xù)。長時間以來,我們的共同語言只剩下“下一節(jié)課是什么”之類的了。而我,又不是那種為了和別人有共同語言就去研究自己反感的東西的人。
于是,一個難得的課間,我們難得都在看書。
“你在看什么?”我問。
“《三重門》。我已經看過一遍咯,現(xiàn)在是回顧。”
“誰寫的?”
小K深吸一口氣,十分不解地看著我:“連《三重門》是誰寫的你都不知道?韓寒呀!”
我這才記起,好像是有個叫韓寒的,特別憤世嫉俗,文章還不錯。據(jù)說還寫了N本書,在“80后”“90后”中口碑不錯。
這時小K諷刺地說:“你在看什么?‘90后后’。”
我正好在看孔慶東先生的《單刀赴高考》,我學她的腔調來了一句:“人家好歹也是個省狀元。”
“誰呀?帥不?”
“閃一邊去。”我拿書敲了敲她探過來的頭(我心疼我的書),“正是因為你們這種人太多了,中國人才會去整容,弄得和韓國人一樣。”
“那有什么不好的?每個人都漂漂亮亮的。”小K爭辯。
“每個人都一樣有什么好的?走在街上跟看見了自己的N胞胎一樣。”
“切。”小K從開始說話到現(xiàn)在,沒一句是好好說的。
“你喜歡看這種書的話,還不如去看《追憶似水年華》。”我最后說道。
小K又來勁了,眼中放光:“嗯?誰又出新書了?明曉溪?饒雪漫?”(打這兩人名字時,我打的是連拼,這兩個名字就自動出來了。記得誰說過,等我的名字能用連拼一次性打出來,那我就不是草根了。)
“和你沒共同語言。”我們繼續(xù)各看各的書。
二、現(xiàn)代文學
隨著小K的非主流化,班上的人都被傳染了。
小E跟著變身為所謂的“片段式朦朧文學”追捧者。
我很受不了她,講話老文縐縐的。
一次我說了句:“這么低的分。”
小E立即轉換到熱淚盈眶的狀態(tài)(說狀態(tài)是因為那個表情相當做作):“對生活充滿希望吧!現(xiàn)在請好好努力,到七月流下喜極而泣的眼淚吧!”
“喜極而泣”都用上了?怪不得小K說:“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小K特意囑咐我,說話時一定要多打句號。(能用逗號就不用分號,能用句號就不用逗號,能用省略號就不用句號。)
這癥狀還算輕的。真正發(fā)起“病”來,那才難以招架,唯一的方法就是以毒攻毒。
小E隨身帶著一個小本子,記錄了各種各樣的“有文采”的句子。
“我和我愛的人,手牽手……”
又來了!我這次準備好好整整她:“我們相愛多年,我早已以身相許。可我們的未來很蒼白,恐怕無望同居了。”
“同居?”小E這才停下來。
我繼續(xù)抒情,“他比我大很多,但他陪我走過了這段單薄的青春……”
“你也認識他的。他就是……”我揚揚手上的書,“它咯。”
小E氣得噴血,然后故作鎮(zhèn)定,“看來我還未修煉到一定境界啊。”于是又投身于“現(xiàn)代文學”了。
我倒也沒完全欺騙?
如果說,進了文科班就等于和文學訂了婚,那么,很不幸,我即將被休,不對,是退婚。
囧,我也被傳染了!
三、改造計劃
在本人落后N久后,終于有人看不下去了。自稱為“非主流達人”的新晉教主——W,打算把我調教成旗下人員。
她把她全觸摸屏的MP4給我“借鑒借鑒”,我把我的給她讓她“指導指導”。
我先進入音樂播放、播放列表里全是長達11分鐘的歌。
“你下的都是現(xiàn)場版?”
“那叫串燒。”
串燒?又不能吃還叫串燒。
我退出,進入圖片庫。看了半天,都是些以黑色為背景的圖片。圖片主角若是人,要么只有半個臉,要么只有半個腳。再有些就是打著腮紅、鼓著嘴的自拍了。
我又退出來,進到視頻庫。從名字看就知道是兒童不宜(表面是說兒童不宜,其實主要的消費者還是“80后”“90后”)的所謂“大片”,其實是把經典踐踏得面目全非的“豪華明星陣容”的“巨作”。
這時,W問我,“你下的都什么歌啊?聽都聽不懂!”她指著“La Ore非主流的平方
⊙ 江西省南昌市鐵路一中 何夢詩
不知從何時起,我被小K叫做“90后后”了。請注意,我并不是筆誤——寫了兩個“后”,而是身為“90后”的我已經落伍了。原因是,我不非主流。
雙重否定等于肯定,這也就是說我主流。那為什么說我主流呢?
一、差距?代溝
好吧,你們是“90后”,我是“90后后”。
但,你至少要告訴我為什么啊。明明已經很流行了,為什么還要叫非主流呢?難道說反話也是種主流?
唉,看來我是落伍了。
日子還要繼續(xù)。長時間以來,我們的共同語言只剩下“下一節(jié)課是什么”之類的了。而我,又不是那種為了和別人有共同語言就去研究自己反感的東西的人。
于是,一個難得的課間,我們難得都在看書。
“你在看什么?”我問。
“《三重門》。我已經看過一遍咯,現(xiàn)在是回顧。”
“誰寫的?”
小K深吸一口氣,十分不解地看著我:“連《三重門》是誰寫的你都不知道?韓寒呀!”
我這才記起,好像是有個叫韓寒的,特別憤世嫉俗,文章還不錯。據(jù)說還寫了N本書,在“80后”“90后”中口碑不錯。
這時小K諷刺地說:“你在看什么?‘90后后’。”
我正好在看孔慶東先生的《單刀赴高考》,我學她的腔調來了一句:“人家好歹也是個省狀元。”
“誰呀?帥不?”
“閃一邊去。”我拿書敲了敲她探過來的頭(我心疼我的書),“正是因為你們這種人太多了,中國人才會去整容,弄得和韓國人一樣。”
“那有什么不好的?每個人都漂漂亮亮的。”小K爭辯。
“每個人都一樣有什么好的?走在街上跟看見了自己的N胞胎一樣。”
“切。”小K從開始說話到現(xiàn)在,沒一句是好好說的。
“你喜歡看這種書的話,還不如去看《追憶似水年華》。”我最后說道。
小K又來勁了,眼中放光:“嗯?誰又出新書了?明曉溪?饒雪漫?”(打這兩人名字時,我打的是連拼,這兩個名字就自動出來了。記得誰說過,等我的名字能用連拼一次性打出來,那我就不是草根了。)
“和你沒共同語言。”我們繼續(xù)各看各的書。
二、現(xiàn)代文學
隨著小K的非主流化,班上的人都被傳染了。
小E跟著變身為所謂的“片段式朦朧文學”追捧者。
我很受不了她,講話老文縐縐的。
一次我說了句:“這么低的分。”
小E立即轉換到熱淚盈眶的狀態(tài)(說狀態(tài)是因為那個表情相當做作):“對生活充滿希望吧!現(xiàn)在請好好努力,到七月流下喜極而泣的眼淚吧!”
“喜極而泣”都用上了?怪不得小K說:“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小K特意囑咐我,說話時一定要多打句號。(能用逗號就不用分號,能用句號就不用逗號,能用省略號就不用句號。)
這癥狀還算輕的。真正發(fā)起“病”來,那才難以招架,唯一的方法就是以毒攻毒。
小E隨身帶著一個小本子,記錄了各種各樣的“有文采”的句子。
“我和我愛的人,手牽手……”
又來了!我這次準備好好整整她:“我們相愛多年,我早已以身相許。可我們的未來很蒼白,恐怕無望同居了。”
“同居?”小E這才停下來。
我繼續(xù)抒情,“他比我大很多,但他陪我走過了這段單薄的青春……”
“你也認識他的。他就是……”我揚揚手上的書,“它咯。”
小E氣得噴血,然后故作鎮(zhèn)定,“看來我還未修煉到一定境界啊。”于是又投身于“現(xiàn)代文學”了。
我倒也沒完全欺騙?
如果說,進了文科班就等于和文學訂了婚,那么,很不幸,我即將被休,不對,是退婚。
囧,我也被傳染了!
三、改造計劃
在本人落后N久后,終于有人看不下去了。自稱為“非主流達人”的新晉教主——W,打算把我調教成旗下人員。
她把她全觸摸屏的MP4給我“借鑒借鑒”,我把我的給她讓她“指導指導”。
我先進入音樂播放、播放列表里全是長達11分鐘的歌。
“你下的都是現(xiàn)場版?”
“那叫串燒。”
串燒?又不能吃還叫串燒。
我退出,進入圖片庫。看了半天,都是些以黑色為背景的圖片。圖片主角若是人,要么只有半個臉,要么只有半個腳。再有些就是打著腮紅、鼓著嘴的自拍了。
我又退出來,進到視頻庫。從名字看就知道是兒童不宜(表面是說兒童不宜,其實主要的消費者還是“80后”“90后”)的所謂“大片”,其實是把經典踐踏得面目全非的“豪華明星陣容”的“巨作”。
這時,W問我,“你下的都什么歌啊?聽都聽不懂!”她指著“La Ore非主流的平方
⊙ 江西省南昌市鐵路一中 何夢詩
不知從何時起,我被小K叫做“90后后”了。請注意,我并不是筆誤——寫了兩個“后”,而是身為“90后”的我已經落伍了。原因是,我不非主流。
雙重否定等于肯定,這也就是說我主流。那為什么說我主流呢?
一、差距?代溝
好吧,你們是“90后”,我是“90后后”。
但,你至少要告訴我為什么啊。明明已經很流行了,為什么還要叫非主流呢?難道說反話也是種主流?
唉,看來我是落伍了。
日子還要繼續(xù)。長時間以來,我們的共同語言只剩下“下一節(jié)課是什么”之類的了。而我,又不是那種為了和別人有共同語言就去研究自己反感的東西的人。
于是,一個難得的課間,我們難得都在看書。
“你在看什么?”我問。
“《三重門》。我已經看過一遍咯,現(xiàn)在是回顧。”
“誰寫的?”
小K深吸一口氣,十分不解地看著我:“連《三重門》是誰寫的你都不知道?韓寒呀!”
我這才記起,好像是有個叫韓寒的,特別憤世嫉俗,文章還不錯。據(jù)說還寫了N本書,在“80后”“90后”中口碑不錯。
這時小K諷刺地說:“你在看什么?‘90后后’。”
我正好在看孔慶東先生的《單刀赴高考》,我學她的腔調來了一句:“人家好歹也是個省狀元。”
“誰呀?帥不?”
“閃一邊去。”我拿書敲了敲她探過來的頭(我心疼我的書),“正是因為你們這種人太多了,中國人才會去整容,弄得和韓國人一樣。”
“那有什么不好的?每個人都漂漂亮亮的。”小K爭辯。
“每個人都一樣有什么好的?走在街上跟看見了自己的N胞胎一樣。”
“切。”小K從開始說話到現(xiàn)在,沒一句是好好說的。
“你喜歡看這種書的話,還不如去看《追憶似水年華》。”我最后說道。
小K又來勁了,眼中放光:“嗯?誰又出新書了?明曉溪?饒雪漫?”(打這兩人名字時,我打的是連拼,這兩個名字就自動出來了。記得誰說過,等我的名字能用連拼一次性打出來,那我就不是草根了。)
“和你沒共同語言。”我們繼續(xù)各看各的書。
二、現(xiàn)代文學
隨著小K的非主流化,班上的人都被傳染了。
小E跟著變身為所謂的“片段式朦朧文學”追捧者。
我很受不了她,講話老文縐縐的。
一次我說了句:“這么低的分。”
小E立即轉換到熱淚盈眶的狀態(tài)(說狀態(tài)是因為那個表情相當做作):“對生活充滿希望吧!現(xiàn)在請好好努力,到七月流下喜極而泣的眼淚吧!”
“喜極而泣”都用上了?怪不得小K說:“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小K特意囑咐我,說話時一定要多打句號。(能用逗號就不用分號,能用句號就不用逗號,能用省略號就不用句號。)
這癥狀還算輕的。真正發(fā)起“病”來,那才難以招架,唯一的方法就是以毒攻毒。
小E隨身帶著一個小本子,記錄了各種各樣的“有文采”的句子。
“我和我愛的人,手牽手……”
又來了!我這次準備好好整整她:“我們相愛多年,我早已以身相許。可我們的未來很蒼白,恐怕無望同居了。”
“同居?”小E這才停下來。
我繼續(xù)抒情,“他比我大很多,但他陪我走過了這段單薄的青春……”
“你也認識他的。他就是……”我揚揚手上的書,“它咯。”
小E氣得噴血,然后故作鎮(zhèn)定,“看來我還未修煉到一定境界啊。”于是又投身于“現(xiàn)代文學”了。
我倒也沒完全欺騙?
如果說,進了文科班就等于和文學訂了婚,那么,很不幸,我即將被休,不對,是退婚。
囧,我也被傳染了!
三、改造計劃
在本人落后N久后,終于有人看不下去了。自稱為“非主流達人”的新晉教主——W,打算把我調教成旗下人員。
她把她全觸摸屏的MP4給我“借鑒借鑒”,我把我的給她讓她“指導指導”。
我先進入音樂播放、播放列表里全是長達11分鐘的歌。
“你下的都是現(xiàn)場版?”
“那叫串燒。”
串燒?又不能吃還叫串燒。
我退出,進入圖片庫。看了半天,都是些以黑色為背景的圖片。圖片主角若是人,要么只有半個臉,要么只有半個腳。再有些就是打著腮紅、鼓著嘴的自拍了。
我又退出來,進到視頻庫。從名字看就知道是兒童不宜(表面是說兒童不宜,其實主要的消費者還是“80后”“90后”)的所謂“大片”,其實是把經典踐踏得面目全非的“豪華明星陣容”的“巨作”。
這時,W問我,“你下的都什么歌啊?聽都聽不懂!”她指著“La Ore非主流的平方
⊙ 江西省南昌市鐵路一中 何夢詩
不知從何時起,我被小K叫做“90后后”了。請注意,我并不是筆誤——寫了兩個“后”,而是身為“90后”的我已經落伍了。原因是,我不非主流。
雙重否定等于肯定,這也就是說我主流。那為什么說我主流呢?
一、差距?代溝
好吧,你們是“90后”,我是“90后后”。
但,你至少要告訴我為什么啊。明明已經很流行了,為什么還要叫非主流呢?難道說反話也是種主流?
唉,看來我是落伍了。
日子還要繼續(xù)。長時間以來,我們的共同語言只剩下“下一節(jié)課是什么”之類的了。而我,又不是那種為了和別人有共同語言就去研究自己反感的東西的人。
于是,一個難得的課間,我們難得都在看書。
“你在看什么?”我問。
“《三重門》。我已經看過一遍咯,現(xiàn)在是回顧。”
“誰寫的?”
小K深吸一口氣,十分不解地看著我:“連《三重門》是誰寫的你都不知道?韓寒呀!”
我這才記起,好像是有個叫韓寒的,特別憤世嫉俗,文章還不錯。據(jù)說還寫了N本書,在“80后”“90后”中口碑不錯。
這時小K諷刺地說:“你在看什么?‘90后后’。”
我正好在看孔慶東先生的《單刀赴高考》,我學她的腔調來了一句:“人家好歹也是個省狀元。”
“誰呀?帥不?”
“閃一邊去。”我拿書敲了敲她探過來的頭(我心疼我的書),“正是因為你們這種人太多了,中國人才會去整容,弄得和韓國人一樣。”
“那有什么不好的?每個人都漂漂亮亮的。”小K爭辯。
“每個人都一樣有什么好的?走在街上跟看見了自己的N胞胎一樣。”
“切。”小K從開始說話到現(xiàn)在,沒一句是好好說的。
“你喜歡看這種書的話,還不如去看《追憶似水年華》。”我最后說道。
小K又來勁了,眼中放光:“嗯?誰又出新書了?明曉溪?饒雪漫?”(打這兩人名字時,我打的是連拼,這兩個名字就自動出來了。記得誰說過,等我的名字能用連拼一次性打出來,那我就不是草根了。)
“和你沒共同語言。”我們繼續(xù)各看各的書。
二、現(xiàn)代文學
隨著小K的非主流化,班上的人都被傳染了。
小E跟著變身為所謂的“片段式朦朧文學”追捧者。
我很受不了她,講話老文縐縐的。
一次我說了句:“這么低的分。”
小E立即轉換到熱淚盈眶的狀態(tài)(說狀態(tài)是因為那個表情相當做作):“對生活充滿希望吧!現(xiàn)在請好好努力,到七月流下喜極而泣的眼淚吧!”
“喜極而泣”都用上了?怪不得小K說:“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小K特意囑咐我,說話時一定要多打句號。(能用逗號就不用分號,能用句號就不用逗號,能用省略號就不用句號。)
這癥狀還算輕的。真正發(fā)起“病”來,那才難以招架,唯一的方法就是以毒攻毒。
小E隨身帶著一個小本子,記錄了各種各樣的“有文采”的句子。
“我和我愛的人,手牽手……”
又來了!我這次準備好好整整她:“我們相愛多年,我早已以身相許。可我們的未來很蒼白,恐怕無望同居了。”
“同居?”小E這才停下來。
我繼續(xù)抒情,“他比我大很多,但他陪我走過了這段單薄的青春……”
“你也認識他的。他就是……”我揚揚手上的書,“它咯。”
小E氣得噴血,然后故作鎮(zhèn)定,“看來我還未修煉到一定境界啊。”于是又投身于“現(xiàn)代文學”了。
我倒也沒完全欺騙?
如果說,進了文科班就等于和文學訂了婚,那么,很不幸,我即將被休,不對,是退婚。
囧,我也被傳染了!
三、改造計劃
在本人落后N久后,終于有人看不下去了。自稱為“非主流達人”的新晉教主——W,打算把我調教成旗下人員。
她把她全觸摸屏的MP4給我“借鑒借鑒”,我把我的給她讓她“指導指導”。
我先進入音樂播放、播放列表里全是長達11分鐘的歌。
“你下的都是現(xiàn)場版?”
“那叫串燒。”
串燒?又不能吃還叫串燒。
我退出,進入圖片庫。看了半天,都是些以黑色為背景的圖片。圖片主角若是人,要么只有半個臉,要么只有半個腳。再有些就是打著腮紅、鼓著嘴的自拍了。
我又退出來,進到視頻庫。從名字看就知道是兒童不宜(表面是說兒童不宜,其實主要的消費者還是“80后”“90后”)的所謂“大片”,其實是把經典踐踏得面目全非的“豪華明星陣容”的“巨作”。
這時,W問我,“你下的都什么歌啊?聽都聽不懂!”她指著“La Ore非主流的平方
⊙ 江西省南昌市鐵路一中 何夢詩
不知從何時起,我被小K叫做“90后后”了。請注意,我并不是筆誤——寫了兩個“后”,而是身為“90后”的我已經落伍了。原因是,我不非主流。
雙重否定等于肯定,這也就是說我主流。那為什么說我主流呢?
一、差距?代溝
好吧,你們是“90后”,我是“90后后”。
但,你至少要告訴我為什么啊。明明已經很流行了,為什么還要叫非主流呢?難道說反話也是種主流?
唉,看來我是落伍了。
日子還要繼續(xù)。長時間以來,我們的共同語言只剩下“下一節(jié)課是什么”之類的了。而我,又不是那種為了和別人有共同語言就去研究自己反感的東西的人。
于是,一個難得的課間,我們難得都在看書。
“你在看什么?”我問。
“《三重門》。我已經看過一遍咯,現(xiàn)在是回顧。”
“誰寫的?”
小K深吸一口氣,十分不解地看著我:“連《三重門》是誰寫的你都不知道?韓寒呀!”
我這才記起,好像是有個叫韓寒的,特別憤世嫉俗,文章還不錯。據(jù)說還寫了N本書,在“80后”“90后”中口碑不錯。
這時小K諷刺地說:“你在看什么?‘90后后’。”
我正好在看孔慶東先生的《單刀赴高考》,我學她的腔調來了一句:“人家好歹也是個省狀元。”
“誰呀?帥不?”
“閃一邊去。”我拿書敲了敲她探過來的頭(我心疼我的書),“正是因為你們這種人太多了,中國人才會去整容,弄得和韓國人一樣。”
“那有什么不好的?每個人都漂漂亮亮的。”小K爭辯。
“每個人都一樣有什么好的?走在街上跟看見了自己的N胞胎一樣。”
“切。”小K從開始說話到現(xiàn)在,沒一句是好好說的。
“你喜歡看這種書的話,還不如去看《追憶似水年華》。”我最后說道。
小K又來勁了,眼中放光:“嗯?誰又出新書了?明曉溪?饒雪漫?”(打這兩人名字時,我打的是連拼,這兩個名字就自動出來了。記得誰說過,等我的名字能用連拼一次性打出來,那我就不是草根了。)
“和你沒共同語言。”我們繼續(xù)各看各的書。
二、現(xiàn)代文學
隨著小K的非主流化,班上的人都被傳染了。
小E跟著變身為所謂的“片段式朦朧文學”追捧者。
我很受不了她,講話老文縐縐的。
一次我說了句:“這么低的分。”
小E立即轉換到熱淚盈眶的狀態(tài)(說狀態(tài)是因為那個表情相當做作):“對生活充滿希望吧!現(xiàn)在請好好努力,到七月流下喜極而泣的眼淚吧!”
“喜極而泣”都用上了?怪不得小K說:“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小K特意囑咐我,說話時一定要多打句號。(能用逗號就不用分號,能用句號就不用逗號,能用省略號就不用句號。)
這癥狀還算輕的。真正發(fā)起“病”來,那才難以招架,唯一的方法就是以毒攻毒。
小E隨身帶著一個小本子,記錄了各種各樣的“有文采”的句子。
“我和我愛的人,手牽手……”
又來了!我這次準備好好整整她:“我們相愛多年,我早已以身相許。可我們的未來很蒼白,恐怕無望同居了。”
“同居?”小E這才停下來。
我繼續(xù)抒情,“他比我大很多,但他陪我走過了這段單薄的青春……”
“你也認識他的。他就是……”我揚揚手上的書,“它咯。”
小E氣得噴血,然后故作鎮(zhèn)定,“看來我還未修煉到一定境界啊。”于是又投身于“現(xiàn)代文學”了。
我倒也沒完全欺騙?
如果說,進了文科班就等于和文學訂了婚,那么,很不幸,我即將被休,不對,是退婚。
囧,我也被傳染了!
三、改造計劃
在本人落后N久后,終于有人看不下去了。自稱為“非主流達人”的新晉教主——W,打算把我調教成旗下人員。
她把她全觸摸屏的MP4給我“借鑒借鑒”,我把我的給她讓她“指導指導”。
我先進入音樂播放、播放列表里全是長達11分鐘的歌。
“你下的都是現(xiàn)場版?”
“那叫串燒。”
串燒?又不能吃還叫串燒。
我退出,進入圖片庫。看了半天,都是些以黑色為背景的圖片。圖片主角若是人,要么只有半個臉,要么只有半個腳。再有些就是打著腮紅、鼓著嘴的自拍了。
我又退出來,進到視頻庫。從名字看就知道是兒童不宜(表面是說兒童不宜,其實主要的消費者還是“80后”“90后”)的所謂“大片”,其實是把經典踐踏得面目全非的“豪華明星陣容”的“巨作”。
這時,W問我,“你下的都什么歌啊?聽都聽不懂!”她指著“La Ore
片段式作文 22
[關鍵詞] 影視動畫;藝術特征;發(fā)展階段
無論是20世紀早期成立的長城影業(yè)、明星影業(yè)公司動畫部,還是新中國成立之初成立的東北電影制片廠美術組,甚至到1957年正式建立的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國內一直將“動畫”與“電影”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直到1978年中央電視臺誕生,才令中國動畫的制作、傳播等發(fā)生了變化,由“影院動畫”變?yōu)椤?a href=http://www.zzjyg.cn/jiaoyu/19584.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影視動畫”。從60年代開始一直到80年代中期,中國影視動畫不僅種類繁多,而且內容和藝術性都高于同一時期的日本和美國。但是從90年代起,隨著國外動畫片的大量引入,給中國動畫帶來了不小的沖擊,如何在充滿競爭的新環(huán)境下將中國影視動畫帶入更好的發(fā)展的軌道,是中國影視動畫面臨的一個重要議題。通過深入剖析中國影視動畫的發(fā)展歷程,從藝術特征的角度,將其劃分為四個階段,即效仿借鑒階段、二元并峙階段、多元復合階段和優(yōu)勢突破階段,對中國影院動畫和電視動畫不同階段的具體特點進行梳理,益于找到適合中國動畫未來發(fā)展的方向。
一、效仿和借鑒階段
20世紀70年代末,剛剛經歷“”浩劫后的中國百廢待興,動畫行業(yè)涌現(xiàn)出多家新的生產部門,改變了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一枝獨秀的局面。拍攝了一批代表中國動畫最高水平的優(yōu)秀影片。與此同時,我國還引入了一批國外優(yōu)秀動畫片,例如日本的《鐵臂阿童木》《聰明的一休》,美國迪斯尼公司的《白雪公主》,等等,不僅令國人看到了更多豐富精彩的動畫故事,還讓國民認識到動畫片不僅包括了影院動畫,還有電視動畫,它的審美取向、創(chuàng)作內容及消費對象,也并不僅僅局限于低幼少兒群體……
在這種新浪潮的沖擊下,1984年開始,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拍攝了中國第一部電視動畫片《黑貓警長》,不足100分鐘的總片長,讓大家記住了聰明機警的黑貓警長、迫于無奈吃掉丈夫的螳螂姑娘以及蠢笨自私的壞蛋“一只耳”等很多經典形象。雖然該劇只有五集,但一經播出就紅遍大江南北,成為那個年代少年兒童的深刻記憶。該動畫作品從角色塑造到主題模式,都在很大程度上借鑒了國外動畫的特點,角色塑造采用擬人手法,在寫實的基礎上加以變形。懲惡揚善、英雄主義的主題也是國外動畫的常規(guī)模式。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這一時期中國影視動畫的模式效仿和藝術借鑒特點。
1987年,上海美影又根據(jù)中國民間傳說編寫拍攝了另一部動畫片,也是中國第一部系列剪紙片《葫蘆兄弟》。這部動畫片用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代表七個擁有不同能力的葫蘆娃,他們?yōu)榫瘸霰簧呔トサ臓敔敚瑧{著個人的本領,先后深入妖洞與蛇精搏斗,后來在爺爺和山神的幫助下,葫蘆娃們團結一心,終于消滅了蛇精。該片藝術風格建立在上海美影傳統(tǒng)電影動畫民族風格的基礎之上,在表現(xiàn)形式上巧妙運用了中國民間剪紙藝術形式,在情節(jié)上讓受眾分辨正義與邪惡的同時,還宣揚了親情、友情、團結、友愛的傳統(tǒng)觀念,在藝術處理上也反映出民族傳統(tǒng)意味。角色塑造意象性和程式特征明顯,色彩表達典型單純,更具中國傳統(tǒng)藝術風格,在場景描述上也突出中國傳統(tǒng)山水畫云、水等主要元素,使畫面意境和審美取向上都與中國傳統(tǒng)美學思想契合。這部動畫作品代表此時中國原創(chuàng)動畫的自省,也反映了當時國內動畫人對中國動畫民族特征的追尋與探索。在上海美影每年近2 000萬音像銷售收益中,僅《葫蘆兄弟》一項便占去18%,甚至該劇的首部動畫續(xù)集《葫蘆小金剛》及同名動畫電影都相應成為神話的續(xù)寫,足以看出這部動畫片的藝術魅力。這都證明,運用中國傳統(tǒng)藝術形式和視覺元素,不僅是中國動畫人的追求,同時也是國內廣大觀眾的企盼。
二、藝術取向的二元并峙階段
在隨后的十幾年時間里,中國影視動畫藝術語言形式呈現(xiàn)出兩大取向,一類是以國外動畫為學習對象,借鑒、效仿其視覺傳達方式和藝術語言表現(xiàn)手法;另一類是在中國傳統(tǒng)動畫“中國學派”的基礎上尋求動畫新運用。因而在動畫的藝術語言特征上出現(xiàn)了二元并峙的歷史階段。
1989年上海美術制片廠根據(jù)聯(lián)邦德國的兒童文學家奧·普雷斯勒的童話制作了系列動畫片《大盜賊》(又名《大盜霍真普洛茲》),不僅在故事情節(jié)上完全改編自外國童話,就連人物形象、服飾設計上也是“西方洋人”的外貌,在動畫片的整體風格上,更是與中國動畫傳統(tǒng)的說教主題不同,情節(jié)幽默滑稽,人物性格突出,卡斯佩爾絕頂聰明,好朋友賽伯爾卻有點糊涂;警察狄姆莫瑟爾氣宇軒昂但智商有限,老是受到作弄;奶奶的烹飪手藝是一流的,看看文字就覺得香飄四溢;而大盜賊霍琛布魯茨雖然做了很多壞事,本性中卻不乏善良,即使在他最兇神惡煞的時候,也透著幾分可愛,他甚至從未動過真槍實彈,頂多用他惟一的武器——胡椒槍亂射一氣。這樣“洋味”十足的動畫片已經播出,就深受喜愛。
1999年,由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投資1 200萬元人民幣,動用60位原畫和動畫師,歷時四年精工打造的劇場動畫《寶蓮燈》,作為對“慶祝建國五十周年”的獻禮片上映。該片在大膽借鑒迪斯尼動畫影片制作經驗的基礎上,還積極嘗試與國際慣例接軌的商業(yè)運作模式,開發(fā)出影音產品、服裝、文具、漫畫書等衍生產品。此外,該片在制作過程中,還力邀眾多影視明星在片中擔任配音演員,主題曲則由臺灣著名藝人張信哲演唱,大大提升了影片的票房號召力。所有這些舉措,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寶蓮燈》的票房收入達到2 400萬元,圖書、音像等相關產品的銷售額達500萬元。
與此同時,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又相繼制作了《金猴降妖》《夾子救鹿》《超級肥皂》《新裝的門鈴》《鹿女》等一系列中國風濃郁的動畫片。尤其是動畫片《鹿女》,根據(jù)中國敦煌壁畫第八十五窟中“鹿母夫人”的故事改編。影片保持了中國古代敦煌壁畫的傳統(tǒng)風格,又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人審美觀的要求,畫面優(yōu)美,意境動人。于1994年獲第十四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片獎。
三、表現(xiàn)手法的多元復合階段
在影視動畫發(fā)展的道路上,中國動畫人一直在不斷尋求著對動畫表現(xiàn)手法的多種表現(xiàn),早在1987年,就在上海首屆兒童畫賽基礎上,從獲獎作品中選出14位小朋友作品拍成了一部動畫片——《飛翔的小鴿子》。這屆大賽由上海美影廠、《孫悟空》編輯部和《電影故事》雜志社聯(lián)合舉辦,參賽作品眾多,優(yōu)秀畫作亦是不少,由小朋友自己動手繪制動畫片,由小朋友自己創(chuàng)作,這在國內是首次嘗試。
1992年《十二只蚊子和五個人》制作完成,這是一部以動畫載體追索人的心理形態(tài)的影片。影片構思獨特,富有哲理,導演采用抽象化、象征化、符號化的表現(xiàn)方法以及細節(jié)簡化、背景淡化的拖法來突出人物,增強了藝術效果。此片在1993年獲法國安納西國際電影節(jié)教育片獎和第五屆中國美術電影“童牛獎”優(yōu)秀美術片獎。
1998年東方紅葉動畫集團制作了中國第一部科普動畫片《海爾兄弟》。2005年,廣東原創(chuàng)動畫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推出了《喜洋洋與灰太狼》系列動畫片,從開拍至今,創(chuàng)下了中國集數(shù)最多動畫片的紀錄,根據(jù)其劇集版創(chuàng)作的電影《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牛氣沖天》也創(chuàng)下了首部票房最高電影動畫片的紀錄。該動畫在藝術上的成功之處就在于它將國內外動畫多元藝術表現(xiàn)手法復合于一身,在角色塑造上不僅以線描平涂的傳統(tǒng)形式表現(xiàn)平面的視覺形象,而且融合了抽象、擬人、變形等手法,角色形象塑造極為簡約、概括,具有“棄形而寫神”的傳統(tǒng)意味。在色彩方面也高度概括,色彩表達單純、洗練,符合中國繪畫“隨類賦彩”的傳統(tǒng)理念,在場景描繪方面借鑒了國外寫實繪畫的某些元素,使角色分離于背景,形象更為突出。
上海今日動畫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制作的《中華小子》,采用國際通行的預售方式,在一集未拍的情況下,就獲得了4 000萬元人民幣投資,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幾乎全部用海外資金拍攝的原創(chuàng)動畫片。2007年,我國首部大型武俠3D電視動畫片《秦時明月》,由杭州玄機科技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拍攝制作,整部作品以一種全新的方式詮釋了諸子百家的文化思想,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兵家、縱橫家、陰陽家、農家、醫(yī)家等都有表述。
上述這些經典作品的主題選擇和藝術表達都有明顯的民族性和本土化指向。與先前階段不同的是,此時的動畫作品藝術表現(xiàn)手法的運用更為多元。這一階段不是簡單地運用傳統(tǒng)藝術形式,也不是直接地借用國外形式,而是建立在理論和實踐之上的,以民族性和本土化為前提的,主動吸納和整合,是較此前各時期更為成熟的一個發(fā)展階段。
四、動畫語言優(yōu)勢突破階段
在圖文時代大背景下,具有抽象意味和符號特征的動畫形象以及能夠突破真實人物場景的夸張和特效表達方式,使當代影視動畫能夠向傳統(tǒng)真人版影視劇提出挑戰(zhàn)。隨著國內一些影視劇的熱播,相繼而生的動畫版深受廣大觀眾的追捧。例如2005年,熱播的家庭情景喜劇《家有兒女》動畫版,不僅保留了電視劇原有風格,還將很多真人版無法表現(xiàn)的場面生動地表現(xiàn)出來,情節(jié)上更富想象力。2007年北京聯(lián)盟影業(yè)投資有限公司制作的《武林外傳》動畫版,在原〖HJ〗故事的基礎上,突出動畫元素的視覺效果,一經播出便廣受好評。此外還有根據(jù)古典名著改編的《三國演義》《西游記》以及根據(jù)金庸原著小說改編的《神雕俠侶》等動畫,都獲得了不錯的收視成績,為國產影視動畫片又增添一抹別樣精彩。
這一現(xiàn)象說明中國影視動畫的藝術語言在歷經了效仿借鑒階段、二元并峙階段、多元復合階段之后,已開始發(fā)展到了優(yōu)勢突破階段,所謂優(yōu)勢實際上是在動畫藝術語言成熟基礎之上,比照傳統(tǒng)影視劇真實人物和場景具有更豐富的藝術表達方式,具有其他形式不具備的獨特表現(xiàn)力,具有其他形式所不能達到的特殊效果,這既是中國影視動畫不斷發(fā)展成熟的必然結果,同時也為中國動畫的未來發(fā)展提供了重要機遇。
[參考文獻]
[1] 郁芳,薛鋒,趙可恒。動畫發(fā)展史[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6.
[2] 呂江,黃天來。中外影視動畫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1.
[3] 孫立軍。中國動畫史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
[4] 黃穎。動畫概論[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2.
[5] 史蒂芬·卡瓦利耶。世界動畫史[M].陳功,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2.
片段式作文 23
“片段組合法”是根據(jù)表達主題的需要,將若干相對并列獨立而又緊密相連的幾個人物、事件或景物片段組合成文的一種作文構思方法。
“片段組合法”優(yōu)勢:
取材廣泛自由,不受時空約束,天上地下,古今中外,都可入文;
因為省去了承上啟下的過渡句或過渡段,它的成文速度可以快得多,省下來的時間,就用來把人物、主題、語言等寫得更突出、更鮮明、更精彩一些;
還因為思路上脈絡清晰,結構上一目了然。它的行文感覺是:明快、簡潔、大氣,有排比段式的外在形態(tài)和內在韻律,符合現(xiàn)代讀者的審美需求。
好題回顧:
有人說,人生就是不斷擁有與尋找的過程。不曾擁有,你會努力去尋找;失去擁有,你又會四處去追尋;有時,拼命尋找,你卻失去了原來的擁有;有時,你苦尋不得,“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你有這樣的體驗、感受和認識嗎?請以“擁有與尋找”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片段式作文范文 24
一、電影表現(xiàn)方法的文化轉向
(一)聲音、畫面、場面調度等:從故弄玄虛到內容關聯(lián)
電影作為視聽藝術,通過聲音、畫面、場面調度等形式元素訴諸于受眾的感覺神經,進而形成獨有的審美心理體驗。所以,電影創(chuàng)作者通過追求“形式美”來實現(xiàn)主題的表達和內容的升華,是一個正確的過程。但形式要素之間并不是簡單相加的關系,電影藝術的形式美,首先表現(xiàn)為它的畫面構圖、色彩、音響等電影語言的有機組合。之所以說“有機結合”,即形式必須與內容相關聯(lián),從而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但如果電影的形式被濫用,就難免落入故弄玄虛的窘境。2002年的《英雄》和2005年的《無極》都不幸同時落入了“形式大于內容”的詬病中。兩部影片在內容上過于單薄,形式所敘事的“內容關聯(lián)”不夠,甚至在情節(jié)中難以自圓其說,故弄玄虛的畫面消解了文化內涵的缺失。盡管兩部影片在形式上無可挑剔,但在內容同樣乏善可陳。
(二)鏡頭剪輯:從因循守舊到合理技巧
21世紀以來,受眾對電影剪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1999年的《緊急迫降》和2008年的《超強臺風》都是國產電影中為數(shù)不多的災難大片之一,坦誠的說,二者的鏡頭剪輯都比較因循守舊,毫無創(chuàng)新可言,《緊急迫降》的特技處理很顯然模仿了剛剛在國內上映的《泰坦尼克號》,采用了3D建模動畫與實景合成。《超強臺風》則采用了更為古老的純模型特效。時隔近十年,觀眾對二者的反饋很值得玩味,《緊急迫降》盡管做得很假,但觀 《超強臺風》則遇到了強烈的輿論責難。一位網友毫不客氣地向導演發(fā)難道,“在全球電影產業(yè)邁入21世紀已有8年的今天,您的特效觀為何仍然停留在上世紀80年末90年代初好萊塢的水平,把一部可以很大氣的特效商業(yè)片拍成一部很小氣的特效山寨片———我的參照系是卡麥倫的《深淵》,您2008年的片子的特效水平離他1989年的片子仍然差那么一點點。在中國拍特效是需要勇氣的,尤其是自己制作特效———這一點我覺得您尤為可貴,但是好比人們用慣了雙核的CPU,您把當年的奔2電腦再優(yōu)化都是白忙活。哪怕把模型特效做到極致,仍然難以讓最不挑剔的觀眾買賬。”當前國內電影審查制度或是影院公眾放映的緣故,很多國產電影在送審時往往會剪輯出一部所謂的“送審版”、“大陸版”,但在影片上映結束后,在其他地區(qū)發(fā)行,或者推出DVD時,往往會推出所謂的“導演剪輯版”、“港臺版”、“海外版”。2006年上映的《霍元甲》,導演剪輯版比大陸影院放映版足足長了1個小時,很多鏡頭組合也都按照蒙太奇手法進行重新處理。2007年的《投名狀》在上映之后,很多學者認為這部影片刪去的部分已經傷害了受眾對電影的正常理解。2008年,該片在港臺地區(qū)發(fā)行DVD時,推出了比原來多出40多分鐘的導演剪輯版,彌補了觀眾對電影的審美期待。這種針對不同受眾所進行的電影形式上的處理,一方面凸顯電影制作人對受眾固有審美方式的重視,另一方面也使廣大受眾體會到電影剪輯的強大魅力,以及合理的剪輯技巧對影片表現(xiàn)力的助力效應。
(三)包裝:從單調乏味到個性創(chuàng)意
首先搞清楚一個問題,電影存在包裝嗎?我想有兩點為證,第一,作為商品的電影需要包裝。關于電影作為一種商品的觀點如今已沒有異議,任何一部電影都是商業(yè)價值和藝術價值的共同體,而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商品在賣給消費者之前,需要包裝;第二,既然電影和電視在文化屬性上一致,那么,電視包裝已經是一個毋庸置疑的領域,為什么不承認電影包裝的事實呢?電影作為一種商品,涉及到包裝的因素主要有出品公司、導演和明星、片頭片尾、海報、電視宣傳片、首映策劃、專題網站等一系列著眼于產品營銷的部分。
出品公司因素。一些大的制作公司逐漸成為手中選擇電影的一項重要包裝因素,在廣大受眾心目中,由大型制作公司制作出來的影片有質量保證,成為觀眾走進影院的一種潛在動力。中影集團、華誼兄弟、保利博納、橙天娛樂等經過近幾年的發(fā)展壯大,其出品的電影產品成為品質保證。導演和明星因素。導演和明星的品牌號召力成為受眾選擇電影的關鍵因素,二者所具有的“身份光環(huán)”一定意義上賦予了影片新的創(chuàng)意元? 片頭片尾。由于電影傳播方式的變化,使電影的播放不再是一個線性的全部過程,除非中途退場,觀眾將在電影院全部看完。觀眾在影碟機和電腦上觀看電影的過程是非線性的,很多因素都可以使觀眾中斷觀看。所以,近年來,片頭與片尾的設計 《手機》在片頭中直接出現(xiàn)一部摩托羅拉手機(該影片的主贊助商),手機上不斷變化出主創(chuàng)人員的名字,《姨媽的后現(xiàn)代生活》片頭設計采取了在火車上特殊的地方出現(xiàn)字幕,而《深海尋人》則選擇將導演的名字合成在遼闊的海水上,《心中有鬼》的片頭中讓字幕向幽靈一樣散去,《赤壁》則直接模仿指環(huán)王等好萊塢大片的片頭風格,祭出一柄與影片內容沒有太大關聯(lián)的頗具后現(xiàn)代風格的“王者之劍”。
這些影片的片頭設計除了與劇情存在某種微妙聯(lián)系之外,精心設計的包裝也達到了吸引觀眾繼續(xù)欣賞影片的效果。海報。電影海報幾乎是與電影同時興起的。在我國上世紀90年代以前,人們對電影的關注似乎和電影海報并無多大關聯(lián),這是因為在這一時期,觀眾對電影從不挑剔,通常是拍什么看什么,因此,電影也幾乎不需要宣傳。然而從90年代末到近幾年,電影海? 電影在上映之前,經常會推出數(shù)款甚至數(shù)十款海報,比如《集結號》在上映之前就推出了每一位主角配角的海報。另外,電影向不同地域市場上投放,會推出相應的海報。此外,宣傳片和首映策劃也是近年來國產電影的包裝策略,《十面埋伏》首映禮花了2000萬,《梅蘭芳》在放映之前一共剪輯了5版宣傳片,在“艷照”事件發(fā)生之后,陳凱歌立即剪輯出了“無阿嬌版”的宣傳片。據(jù)統(tǒng)計,近年來,每一部選擇在電影頻道播出首映禮的影片,該項支出都在千萬以上。如果沿著這個思路延伸開去,電影包裝涉及的因素有很多。筆者認為,從廣義上考量一部電影的包裝應當涉及到電影中的舞蹈,造型,服裝,化妝,歌曲,音響,動作設計,效果設計等。盡管這些因素已經超出了電影包裝的社會學范疇,因為在眾多電影制作者眼中這些因素更多的涉及到電影的敘事策略。
二、電影傳播過程的文化轉向
電影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商品。從商業(yè)角度來看,電影和我們喝的牛奶、穿的衣服具有同樣的商品屬性。既然是商品,就講究適銷對路,符合價值規(guī)律。我在這里使用傳播過程,主要的意思是希望將電影作為商品的策劃階段、生產階段、銷售階段整合進來。筆者認為,電影作為一種商品,它的傳播過程是嚴格按照它的價值鏈來進行的。進入新世紀,中國電影的價值鏈發(fā)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而每一個微妙的變化都與受眾緊密聯(lián)系。從受眾視角來審視中國電影的產業(yè)鏈,則呈現(xiàn)出一些新的特點
(一)開發(fā)階段:話語權加大王志敏在他的《電影美學分析原理》中對達揚的“縫合系統(tǒng)理論”進行了批判化的吸收。認為一部影片之所以吸引人在兩個方面:一是可人的目標與不可人的目標的提供;二是引導代碼的存在以及這兩者之間的相互作用。就是說,敘事中的引導代碼的特殊性,決定兩種目標的恰當比例和整部影片的魅力,以及以何種方式發(fā)揮意識形態(tài)的作用。他認為,達揚在縫合系統(tǒng)理論中對電影話語過程的描述只是以某種方式引導我們去研究電影話語過程與觀眾接受之間的關系。①正如李幼蒸在他所選編的《結構主義和符號學》中所載達揚的《古典電影的引導代碼》中所說的那樣:電影話語過程是觀眾接受電影的系統(tǒng),這是一個說故事的系統(tǒng),他不是中立地傳達著故事層次上的意識形態(tài),而是掩蓋著它自己即電影陳述的意識形態(tài)性質與淵源。②當然,受眾對電影的話語權并非只存在于電影的某一個階段,而是呈現(xiàn)在整個電影傳播過程中。我們在這里要說的,是在進入21世紀之后,中國電影受眾在電影開發(fā)階段的話語權在不斷加大。無論是制片人、導演、攝影師、編劇,都更加重視受眾對電影開發(fā)階段的一些新的、好的想法,這和以往是不一樣的。21世紀以來,在電視劇前期制作階段,受眾話語權加大的一個明顯例子就是———海選演員。從沸騰全國的新版《紅樓夢》,到即將開拍的新版《西游記》,導演都把目光投向了茫茫受眾,希望在宣傳作品的同時,增加觀眾在電視劇開發(fā)階段的話語空間。很多電影在開拍之前,各大娛樂網站都會在主頁上設置話題,讓觀眾投票選擇演員。譬如即將開拍的中英合資影片《楊貴妃》,很多受眾便在網上發(fā)表意見,認為鞏俐是最適合飾演楊貴妃的人選。
(二)制作階段:關注度提高電影頻道的《中國電影報道》,中央8套的《影視同期聲》,北京2套的《每日文娛播報》,以及各大網站的娛樂頻道,成為很多年輕人經常光顧的地方,在那里,大家可以方便的知曉某部電影的拍攝制作過程。一些影片適時采用與受眾互動的手法,借此了解觀影動機,觀影期待,繼而更加合理的設計未來的營銷策略。
(三)營銷階段:主體意識增強這里所說的電影營銷階段,主要是指電影的發(fā)行階段,在這個階段,受眾的主體意識主要表現(xiàn)在對電影的選擇、觀看方式和反饋。首先,是受眾作為主體的選擇意識。這里首先需要聲明的是,筆者所考察的受眾對電影的選擇意識,主要是“看不看”一部電影,但筆者并不認同“觀眾選擇=藝術價值”的觀點。電影發(fā)行公司有更大的空間宣傳某部電影,而受眾有更大權力拒絕某部電影。一部電影,有可能發(fā)行公司會在宣傳上投入巨資,但最終卻無法得到受眾的集體認同,致使票房慘敗,受眾反應冷淡,這都很正常。
其次,是受眾的觀看地點,媒體選擇。針對不同的電影,受眾也已經不再把電影院作為唯一的觀看地點,而是根據(jù)自己的需要來進行選擇,抽樣調查發(fā)現(xiàn),中國電影受眾中只有30%左右選擇到電影院觀看電影,選擇影碟機觀看的占30%左右,選擇在網上下載觀看的占到40%,選擇在電影頻道或電視臺播出時觀看占到20%。可見中國電影受眾在電影營銷階段的自主選擇意識在不斷增強。調查還發(fā)現(xiàn),營銷階段影響觀眾走進電影院的因素還與電影的內容有關。如60%的受眾認為,具有大場面、戰(zhàn)爭、武打內容的電影適合在影院觀看,而內容相對溫情、平實的電影適合在家庭觀看。③第三,是受眾作為主體的反饋意識在增強。一項針對受眾觀看電影的主要動因的調查顯示,高達64.04%中國受眾觀看電影的原因是媒體宣傳推廣和朋友介紹。這說明我國電影受眾的反饋意識在顯著增強。受眾對電影的反饋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語言傳播,一個人看過電影之后,熱衷于通過當面、電話和郵件向另外的人推薦評論電影;二是媒體評論,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中國最大的電影評論網站Mtime時光網,每天的訪問量達40萬次,更新的影評多達10000條。新浪、搜狐等網絡媒體上,不管是影視研究專家、還是演員、觀眾紛紛開辟博客,在博客上用文字抒發(fā)自己對電影的感受。各種新媒體的不斷涌現(xiàn)和便捷化,增加了受眾接受電影營銷方式的可選擇性。電視和網絡對電影營銷的沖擊首當其沖。資料顯示,中國網民已經突破3億,其中90.6%的網民(2.7億)使用寬帶接入互聯(lián)網(方便快捷下載電影),電影頻道覆蓋用戶也超過8億。
近幾年我國的“大片現(xiàn)象”催生了與之同根同源的“罵大片現(xiàn)象”,也就是說,每一部中國大片在上映之初都是全民關注,票房全線飄紅,但受眾從電影院走出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罵自己剛剛花了不菲票價觀看過的這部電影,這? 有人說這是一種“非理性消費”,我認為這是一種“文化覺醒”。廣大受眾在強烈的熱衷于某部影片創(chuàng)造的集體狂歡之后,還能給出否定自我的理性感悟,這是難能可貴的。從中國電影的健康發(fā)展角度來審視受眾反饋意識的覺醒,無疑具有偉大意義,因為這反映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在文化的演進中不斷總結、去偽存真,甚至否定自我的勇氣。這種反饋意識最明顯的例子便是2005年末的影片《無極》和2007年的影片《色戒》。兩部影片在中國大陸上映時,都經歷了典型中國大片的三段式命運,即第一階段:票房大賣;第二階段:正反辯論;第三階段:罵聲如潮。
片段式作文范文字 25
過春節(jié)也就是過年。一年一度的春節(jié)又要來臨了,大年二十九日早上五點,爸爸媽媽把我從睡夢中揪起來,我洗完臉,匆忙的吃了一點早飯,爸爸媽媽帶著我提著行李往車站趕去,乘車去外婆家過年。經過一天的奔波,終于來到了外婆家,外婆見了咱們非常高興。
除夕的早上,大家都忙著貼對聯(lián),掛燈籠,好一片紅紅火火的景象。早上外婆搞了一盆漿糊,我和爸爸忙的貼了起來,我在墻上涂漿糊,爸爸在墻上貼對聯(lián),上聯(lián)是:一帆風順吉星到下聯(lián)是:萬事如意福臨門橫批:財源廣進。最后,爸爸站在椅子上把幾個紅燈籠掛了起來。
到了傍晚,吃年夜飯了,外婆把一桌非常豐富的飯菜端了上來,一家人開開心心的吃了起來,吃完后,大人們都給我了壓歲錢,我非常高興。之后,咱們一家守在電視機前等待著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的開始,不知不覺的到了晚上八點,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開始了,里面有相聲,歌舞,和小品……好看極了。零點的鐘聲即將敲響時,電視里全國人民已經進入了倒計時“十,九,八……”外面已經響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聲。咱們也不例外,也在門口放了起來。外面的煙花五顏六色,漂亮極了!
正月初一,我穿上了新衣服,爸爸媽媽帶著我,提著禮品去給長輩拜年,每到一處,我都會收到一個紅包,還能吃到各家的美味佳肴,還有好吃的糖果。
過年真好,我喜歡過年。
片段式作文 26
動畫基礎知識
第 1 課時
課型
新
教學目標
1、 了解動畫的基本原理及動畫的分類;
2、 學會從網上下載計算機動畫的常用方法;
3、 會用Ulead GIF Animator從GIF文件中截取產生動畫的系列靜止圖片;
4、 通過播放一些優(yōu)秀的國產動畫片片段,提升民族自豪感;
5、 通過上網下載各種格式的動畫素材,激發(fā)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1、 動畫的基本原理;
2、 動畫的分類。
教學難點
理解動畫的基本原理。
教 學 過 程
教師活動內容、方式
學生活動方式
二次備課
一、 情境導入:
播放幾段視頻文件。
思考這些動畫是如何形成的?
二、 動畫基礎:
講解演示:運行“動畫原理”程序
思考問題:如果播放序列圖片很慢的話能形成動畫嗎?
講解演示:利用windows中的幻燈片功能進行實驗:先收集一組形成動畫的系列靜止圖片文件,放入一個文件夾,再進入這個文件夾并選擇“幻燈片”顯示格式,以不同的速度不斷的單擊“下一個圖像”按鈕,觀察動畫的效果。假設圖片的張數(shù)是1張或2張,會出現(xiàn)怎么樣的效果。
思考問題:至少多少張靜止圖片才能產生動畫?
總結:人看到圖片后,當圖片消失,眼睛中的圖片影像不會立即消失,這種現(xiàn)象稱為“視覺暫留”
將一系列相互關聯(lián)的靜止圖片按序逐個快速顯示,就能形成動畫。
講解演示:再次播放動畫片段
思考問題:
動畫從制作技術和手段可以分哪兩種?
從制作技術和手段角度,動畫可以分為手工制作的傳統(tǒng)動畫和計算機制作的計算機動畫。
三、 獲取計算機動畫:
實踐操作:
利用各種工具,從網上獲取各種格式動畫素材
1、 新建以動畫格式文件為名的文件夾,如gif動畫、swf動畫等。
2、 把下載的素材分類,分別保存到相應的文件夾內,建立素材庫
實踐操作:
從GIF文件中截取產生動畫的系列靜止圖片。
四、 小結:
總結本課知識
歸納:1、動畫的基本原理
2、動畫的分類
回答看到了哪些熟悉的動畫片段
思考動畫是如何產生的
看“動畫原理”的演示
思考并回答問題
看利用Windows中的幻燈片功能進行實驗的效果
通過圖片數(shù)量的變化
思考并回答問題
學生注視紅色一段時間,迅速移開眼睛至教室白色墻面
學生觀看動畫片段,分析動畫片的制作技術
利用搜索引擎,分別以“GIF動畫下載”和“SWF動畫下載”為關鍵字,建立動畫素材庫
思考GIF動畫和SWF動畫的特點
截取GIF動畫文件中靜止的圖片
歸納與小結
片段式作文范文字 27
寒假里,作業(yè)還挺多。但是盡管如此媽媽仍給我提了許多要求,比如:每天至少閱讀兩小時,每天看電視玩游戲只有一小時,晚上十點鐘以前必須睡覺,每天必須鍛煉……
如果是上學的話,書讀多點,睡覺早點我也就忍了。可是這是寒假,一個美好的假期,怎么能這樣過呢?我越想越氣,想跟媽媽提出不滿,但由于當面不敢說,就以書信的方式表達。
信中這樣寫道:媽媽,寒假這個假期是通過一個學期的堅持不懈與努力奮斗而獲得的,它是讓我們放松的。寒假很短暫,只有一個月,我們還要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但是你對我的那些要求無非就是雪上加霜,我實在是不堪重負呀,這對我來說不公平!我希望你能放低要求,每天讀一小時書,晚上最遲十一點睡覺,然后能多玩一會兒,鍛煉不要太多,因為外面太冷了。 媽媽,如果你同意我的請求,我一定保證全部做到。因為這是我小學生涯最后一次寒假了,要讓我痛快地玩吧……
寫了差不多一半時,我內心的憤怒全被拋到九霄云外去了,心里頓時覺得十分舒坦,終于發(fā)泄完了。可我突然想:不對呀,如果我把這封信交給媽媽,媽媽會不會批評我,再給我提要求呢?可一想到我寒假過得不舒服,我不得不寫這封信。我左右為難嗎,到底該不該寫下去?
最終,我還是很怕媽媽的批評,就停下了筆。我不敢把信寄出去,而是把它藏在一個角落里去了。
片段式作文范文字 28
曾經到福利院慰問過先天殘障的兒童,眼前總是抹不去他們或驚喜或木訥、或靦腆或癡愚的各種表情。他們不會表達自己,不知道自己的名字、年齡,不知道自己的現(xiàn)狀和未來。在鎂光燈的閃照下,在媒體的報道中,因為愛心捐款和慰問品的獲得,他們是否真的會幸福起來,我不得而知。在殘障兒童的眼里,健康、健全就是一種幸福,而這是難以給予又不可苛求的。
至今記得那個哭得一塌糊涂的小男孩,被爸爸抱在手上逛熱鬧的商場,媽媽一邊安慰一邊幫他擦眼淚:“快別哭!你看這么多人都在看著你呢!快別哭!”可小男孩還是肆意地哇哇直哭,特別的傷心委屈。哭聲漸漸遠去了。當我再次看到他們一家三口時,小男孩停止了哭,正被媽媽抱在懷里,等著下電梯。看著小男孩憨憨的虎頭虎腦的模樣,被媽媽摟在懷里的姿態(tài)——真的好幸福!小男孩根本不懂幸福的概念,他哪里知道,不僅僅是福利院的孤殘兒童,即便是對我們這些成年人來說,能在父母的懷里傷心痛哭,也是一種幸福啊!
禮拜天在家?guī)蛢鹤盈B被子整理房間,讓老公幫忙把兒子的小床挪了挪位置,靠在窗口下,既通風透氣,又可讓冬日的陽光曬到。老公笑著調侃道:“嗨,小子!這下太陽可就要曬到你的屁股啦!”“怎么會?我從來都不趴下睡覺的呀!”我忍住笑,忽然覺得,童心的天真和簡單是多么燦爛,那可是幸福的源泉!
有一種幸福是不可言說的感動。憂郁時被人想到,受傷了有人安撫,孤單時有人陪伴,累了有人呵護,冷了有人加衣都是幸福的。而此刻,坐在暖暖的窗前,寫些風花雪月的文字,聽任時過境遷一類的心靈絮語,浸漫一整個懷舊的午后,也是一種幸福。
幸福是一種無中生有的心境,是清晨醒來,床頭放著的一杯溫開水,沒有甜味,卻有溫度。
優(yōu)秀片段式作文 29
1、這是一個多么美好的日子啊?我們這個世界上還有多少人能夠真正感受到呢?
2、在這個世界上,有一顆星,他是那么閃著亮光,在我們的心中閃爍,在他的身上,散發(fā)出永恒的光芒,他就是——我們心中的英雄。
3、我們的祖國,是有幾十萬人口的大家庭?我們的父母親,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的希望,我們是祖國未來的棟梁,我們怎么能夠不熱愛我們的祖國呢?
4、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英雄,他是我們的父母;我們的父母親,他是我們的祖國;我們的父母親,他是我們最可愛的祖國媽媽的心愿。
5、我們中國有很多愛國人士,如:鄧稼先、雷鋒、孔繁森。他們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為我們的祖國做出偉大的貢獻。
6、我們的父母親,也是我們最可愛的人。他們是我們的驕傲。我們的父母親,他們?yōu)槲覀兊淖鎳冻隽撕艽蟮拇鷥r。我們要好好學習,長大后成為國家的棟梁。
7、我們的父母親,他們?yōu)榱宋覀兊某砷L,操了多少汗,流了多少血啊!
8、我們要好好學習,長大了,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不辜負父母、老師和家人的期望。
9、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的未來。我們要好好學習,長大
10、我們中國有很多愛國人士,他們是祖國的棟梁之才。我們要好好學習,長大后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11、我們每一名中國人,都是祖國的希望,都是祖國的棟梁之才,我們是祖國未來的棟梁之才。我們是祖國希望的棟梁之才,就應該好好學習,長大后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才能讓國家的繁榮昌盛起來。